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科技 » 正文

玉米褐斑病的發生與防治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0-08-02  作者:中國種業商務網  瀏覽次數:277
 

  玉米褐斑病是近年來危害玉米較重的一種新病害,多在玉米大喇叭口末期開始發生,抽穗至乳熟期為發病高峰,嚴重時葉片干枯,對產量影響很大。

  癥狀表現 主要危害葉片、葉鞘和莖稈,以葉和葉鞘交接處病斑最多,常密集成行。初為白色至黃色小斑,漸變成褐色或紅褐色,圓形或橢圓形,隆起成皰狀,有時相互愈合成不規則形大斑,病斑附近的葉組織常呈粉紅色。后期病斑表面破裂,散出褐色粉末。病葉局部散裂,葉脈和維管束殘存如絲狀。莖上病斑多發生于節的附近,遇風易倒折。

  發生規律 玉米褐斑病是一種真菌病害,其病原菌為玉蜀黍節壺菌。病菌以休眠孢子囊在土壤或病殘體中越冬,第二年借風雨傳播到玉米植株上,遇到適宜條件即萌發,產生大量游動孢子,游動孢子在葉片表面上水滴中游動,并形成浸染絲,侵害玉米的嫩組織。玉米生長中后期陰雨天氣多,在高濕高溫條件下,有利于病害發生。低洼地、連作地發病重。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選用抗病品種,重病地實行3年以上輪作;玉米生長期合理施肥、澆水,促進植株健壯生長,增強抗病性;玉米收獲后徹底清除病殘體,并及時深翻,減少越冬菌源。藥劑防治:在發病前或發病初期,及時用20%粉銹寧乳油3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12.5%禾果利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25%敵力脫乳油1500倍液噴灑,每隔7~10天噴1次,連噴2~3次。若在藥液中加入適量葉面寶、磷酸二氫鉀或尿素等葉面肥,則效果更好。噴藥時,要重點噴灑中下部葉片和葉鞘。(秦 琴)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