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根系從土壤中吸收多種營養元素,通過新陳代謝,形成物質產量,其中氮、磷、鉀是大量元素中土壤不能滿足的三種元素,俗稱農作物“三要素”。有關研究表明每生產100公斤子棉需從土壤中吸收氮4~7.4公斤、磷1.4~2.4公斤、鉀5.2~6.6公斤,其吸收氮磷鉀的比例為3∶1∶3,這是無可置疑的;但是棉花的合理施肥量并不是3∶1∶3的比例。有的棉農認識上有誤區,盲目加大了氮、鉀肥的投入,而忽視了磷肥的投入,也有的經銷商把復合肥配成3∶1∶3或接近這個比例,進行兜售,這樣有的棉田雖加大投入,但并不能起到平衡施肥的增產效果。
一、主要原因一是,含有氮、磷、鉀三種營養元素的肥料施入土壤后,當年并不能被完全吸收、利用,三種營養元素當年利用率各不相同,磷肥的當年利用率最低,僅有20%~30%,而氮、鉀肥的當年利用率則相對較高,分別為40%和50%左右,如果按3∶1∶3的比例施肥,勢必造成磷肥投入不足而影響產量。二是,土壤中三種營養元素含量不僅各不相同,而且當年利用系數因土質、前茬、肥力也有很大差異,受土壤肥力和利用系數的影響,也應打破3∶1∶3的施肥比例,適當增加磷肥的投入,才能實現科學施肥。三是,適當增施磷肥不僅有保花、保果和防止蕾鈴脫落的功效,同時能提高氮肥和鉀肥的利用率。另外,通過各地土壤化驗結果,目前大部棉田有效磷的含量仍處在缺和急缺狀態。
二、施肥建議棉田施肥應走出3∶1∶3的誤區,在堅持測土、平衡施肥中不能忽視磷肥的投入。通過多個平衡施肥案例分析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如實現畝產300公斤子棉產量,在高鉀(154ppm,即土壤含量為百萬分之一百五十四,下同)、高磷(25ppm)、中氮(16ppm)養分含量土壤條件下,畝施尿素24公斤、二銨16.6公斤、鉀肥5.5公斤,折合畝施純氮16.85公斤、五氧化二磷7.35公斤、氧化鉀2.75公斤,其氮、磷、鉀的施用比例為2.2∶1∶0.37;在低氮、中磷(25ppm)、中鉀(100ppm)土壤含量條件下,需畝施尿素30公斤,鉀肥15公斤,二銨20公斤,其氮、磷、鉀施肥比例為2∶1∶0.85;在低氮(10ppm)、低磷(7ppm)、低鉀(50ppm)土壤養分條件下,需施尿素36公斤、二銨28公斤、鉀肥31公斤,氮、磷、鉀的施肥比例一般為1.75∶1∶1.26。
河間市國欣農村技術服務總會張德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