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棗采果后5—10天施用采后肥,肥料以生物菌肥、優質有機肥、氮磷鉀肥和高效磷鉀肥為主,同時增施微量元素肥料。對于樹齡3年以上的果樹,或采果量達50公斤以上的果樹,每株施復合生物菌肥0.25—0.50公斤、漚制腐熟的農家肥8—10公斤、過磷酸鈣或鈣鎂磷肥1—1.5 公斤、硫酸鉀 0.5—0.75公斤、硫酸鎂0.20—0.25公斤、硼砂 0.15—0.20 公斤、硫酸鋅 0.10—0.15公斤。
將所有肥料充分攪拌均勻后,圍繞樹冠滴水線,挖掘深、寬各25—30厘米的環狀淺溝;也可在樹冠下的樹盤上,挖掘4—6條深15—20厘米、寬25—30厘米、長80—100厘米的放射狀淺溝,隨后把肥料均勻撒在環狀淺溝或放射狀淺溝內,最后封土即可。
施肥后若遇天氣干旱,需對每株棗樹淋施50—60公斤清水、漚制腐熟的畜糞水或沼液,淋施時要在覆蓋環狀淺溝或放射狀淺溝的泥土上均勻澆灌,以水分完全滲透入泥土且不外流為宜。這樣做能夠促進肥料溶解與轉化,供根系吸收利用,提高采后施肥效果,同時增強植株的抗旱能力。
此外,在施肥前必須結合清園工作,清理果園內的各類雜草、枯枝、落葉及落果,并將其集中燒毀或深埋。
(據吉林省農業科學院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