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油菜專家指導組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霜降”將至,長江中下游直播油菜播種進入中后期,西南油菜即將進入移栽期,播栽進度整體正常。9月以來,長江中下游、西南局部持續連陰雨,覆蓋范圍廣、持續時間長、累計雨量大,部分地區土壤偏濕,局地油菜播種受阻,對落實面積、培育壯苗帶來不利影響。氣象部門預計,10月下旬,冬油菜主產省以晴好天氣為主,總體利于油菜播栽。各地要緊緊圍繞冬油菜播栽窗口期,堅持以落實油菜面積、提高播栽質量為重點,堅持以墑情為主線安排播期、以播期為依據安排播量,搶抓農時,落實措施,加強田管,全力夯實明年夏收油菜生產基礎。
(一)搶排水降漬害。強化田間“三溝”配套,開好廂溝、腰溝、圍溝,實現溝溝相連、排灌通暢。對水田,廂溝、腰溝、圍溝深度分別達20—25厘米、25—30厘米、25—30厘米;對旱地,分別達到15—20厘米、20—25厘米、20—25厘米。在低洼田埂處開挖排水口(寬35—40厘米、深40—45厘米),降低田外溝渠水位,確保廂溝積水順利排除。降雨后要及時檢查田間積水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做到積水不過夜,最大程度降低土壤水分。
(二)增密度搶播種。針對尚未播種和部分遲播的田塊,建議采取“濕整地”方式搶早耕整。在大水份土壤墑情下,采用開溝機和開溝旋耕機進行耕整作業,形成田間配套“三溝”和壟廂,使田塊形成溝隆小地形高差,有利于漬水加快排除。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的遲播油菜,應選擇早熟耐遲播高產品種,土壤表墑好轉后,適度增加播種量20%—40%,以密補遲提高群體產量。
(三)抓移栽避秋雨。西南地區移栽油菜,要加強對育苗移栽油菜的苗床管理,移植前一周,每畝苗床增施5公斤磷酸銨和3公斤氯化鉀,并噴施溴氰菊酯一次,確保帶肥帶藥移栽,加快移栽后返青生長。長江中下游地區可采用油菜毯狀苗移栽技術,在10月下旬后及時移栽。沒有移栽機的地區,10月下旬到11月中旬,可發動群眾將早播油菜進行間苗,同時利用多余的油菜苗在晚播田進行移栽。
(四)提早管理促壯苗。今年油菜播期偏遲,油菜苗期有效積溫減少,降雨導致氮肥流失嚴重,不利于秋發冬壯,各地要提早進行肥水管理促進秋發,實現壯苗越冬。一是提早追施苗肥促秋發。油菜出苗后和5葉期分別追施一次速效氮肥(每畝5公斤尿素),促進油菜秋發養分供應。二是提早化控促進生長。3葉期后可噴施蕓苔素內酯、糖氨基嘌呤等植物生長調節劑和新美洲星等抗逆調節劑,促進幼苗期生長。三是中耕松土促弱轉壯。對受漬油菜,待漬澇解除后適時開展中耕松土作業,同時每畝混合施用4—6公斤尿素和5—10公斤復合肥,破除土壤板結、提高根系活力、促進幼苗恢復生長。
(五)及時防蟲防病除草。降雨偏多會導致菜青蟲、猝倒病、霜霉病、黑腐病和草害加重發生。幼苗期及時應用溴氰菊酯防治猝倒病和菜青蟲。5葉期,可選用40%福美雙500倍液防治霜霉病和黑腐病。堅持“封殺結合、以封為主,治早治小、減量控害”的原則,在播種后3天內用精異丙甲草胺、乙草胺等進行封閉除草,如果封閉除草效果不好,可在油菜3—5葉期,選用精喹禾靈等選擇性除草劑進行化學防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