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生長前期,有的植株長勢較弱,若受到養分、水分、溫度、光照等不同條件的影響,往往會發生一些生理性病害,如生理性萎蔫、爛頭頂、徒長、黃葉、卷葉等。
蔬菜生理性萎蔫的原因
蔬菜發生萎蔫,其主因一般是缺水。在夏秋季節,生理性傷根、根少及根部病害等問題,會使根系整體功能下降;棚內溫度高、植株水分蒸發量大時,會導致水分供需失衡,繼而出現萎蔫癥狀。另外,髓部壞死、潰瘍病、青枯病等細菌性病害通過傷口入侵并上下傳導,距離傷口近的葉片會因水分輸送受阻,表現出局部萎蔫情況。由此可見,蔬菜萎蔫表現癥狀雖有相同,但具體致病原因差別很大。在遇到蔬菜萎蔫時,應及時找準原因,對癥防治,才能有效緩解。
蔬菜發生急性萎蔫,一般在天氣久陰乍晴后容易出現。陰雨天時,棚內濕度大,葉片蒸騰量小,植株根系活動減弱、吸收功能降低;突遇晴天,葉片蒸騰量加大,根系吸收的水分難以滿足葉片的蒸騰需求,從而造成急性萎蔫。同樣,夏秋季棚內溫度升高快,棚內短時高溫也會引發急性萎蔫。
此外,生理性傷根(如糞肥燒根、肥大傷根)會對根系造成傷害;土壤溫度高、土壤惡化、根部施用控旺產品等會造成根系發育不良、根量不足,這些問題都會導致根系整體功能下降,減少水分的吸收及運輸,導致蔬菜萎蔫狀況多發。
對于蔬菜生理性萎蔫,平時應加強棚室環境調控,注重養根護葉。在正常營養供應的情況下,增施海藻酸、甲殼素、氨基酸類產品,采用“上噴下沖”的方式,提高植株抗逆能力,尤其是高溫天氣來臨前增施,可提高植株的耐熱能力。
黃瓜生長點為何突然消失
黃瓜生長前期的生長點突然消失,會影響黃瓜正常生長和前期產量。黃瓜苗期出現“無頭”現象,多與苗期管理不當有關。
黃瓜莖長到1.5米左右時生長點消失,多與鈣元素缺乏有關,建議通過“沖施+噴施”的方法提前補鈣。
病蟲害也會導致黃瓜“無頭”,常見病害有黑星病、灰色疫病和細菌性緣枯病,建議針對性用藥防治;螨蟲、薊馬等小型害蟲常侵害植株生長點,導致無頭苗,因此要加強消毒滅蟲工作。
那么,管理中如何應對黃瓜生長點消失?一是葉面補充硼、鈣等元素;二是注重養根與施肥。
“爛頭頂”該如何避免發生
黃瓜在坐果前出現的爛頭頂,主要表現為生長點葉片邊緣干枯、葉片不舒展、葉脈皺縮等。
導致黃瓜爛頭頂的主要原因可從兩方面分析:一是鈣缺乏;二是管理不當阻礙鈣吸收。
針對缺鈣導致的黃瓜爛頭頂,應綜合防治:一是鈣屬于中量元素,植株需求量相對較大,建議主要通過底施或沖施提前補充;二是鈣在植株體內不容易移動,缺鈣時會體現在莖、葉及根尖部位,補鈣時應靠近缺乏部位,如葉面補充時噴施生長點;三是選擇易吸收、移動性強的鈣產品,如螯合態鈣易于根系吸收,且分子量小、移動性強;四是“沖施+噴施”結合,鈣主要通過根系吸收,所以要沖、噴結合,以沖施為主。
此外,鈣主要參與細胞壁的合成,對細胞膜的穩定、細胞的分裂和伸展有重要作用。缺鈣后,植物對病菌入侵的抵抗能力降低,所以在預防或改善因缺鈣造成的壞死癥狀時,應結合噴施噻唑鋅、喹啉銅、百菌清等,預防真細菌病害。
“旺了棵子不坐果”咋辦
夜間溫度高時,植株呼吸旺盛,有機營養消耗多,植株易發生徒長;由于有機營養大量消耗,花芽和果實得不到足夠營養供應,導致落花落果、畸形果增多。
針對蔬菜徒長,應當做好以下措施:
一是物理措施調控。通過控水、控肥進行控旺,該方法用在結果前期的蔬菜上效果更好,但需要注意把握好度。以控水為例,當植株中午出現輕度萎蔫時,可考慮澆水,肥隨水走,缺水會影響植株對營養的吸收,進而影響后續果實發育。
二是噴灑磷酸二氫鉀。該類葉面肥能起到平衡植株體內養分的功效,從而起到控旺作用。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時應結合不同產品特性,咨詢好具體用量。
三是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不同產品控旺效果差別很大,一般在蔬菜徒長嚴重時使用,但要把握好用量。注意結合天氣變化,惡劣天氣來臨前,不噴施或減少用量,避免出現植株控旺過度的情況。
控旺過度后,植株會出現激素中毒,不僅會造成葉片甚至莖稈卷曲,嚴重時還會影響花芽分化及果實發育。因此,應及早采取措施緩解。具體緩解辦法與控旺辦法相反,如增加澆水量、沖施平衡型水溶肥等,逐步緩解植株控旺過度的情況;同時對植株上部噴施蕓苔素內酯、氨基酸類、海藻酸類等葉面肥,促進葉片舒展、優花優果,提高植株整體抗逆性。
黃葉、卷葉問題出在哪里
蔬菜出現黃葉,主要分兩種情況:一是頂部心葉黃化,二是中下部葉片黃化。蔬菜生長前期,往往是頂部新葉發黃。
如果整個心葉發黃,多是鐵元素吸收不足導致的。鐵能促進葉綠素形成,參與一些氧化酶和蛋白酶的組成,缺鐵癥主要表現在上部嫩葉,葉片會失綠黃化變白色。此外,陰天弱光、土壤濕度大會影響根系發育和對鐵元素的吸收;土壤中pH值偏高,會抑制鐵元素吸收;鈣、磷、鋅、錳、銅等中微量元素過量,也會阻礙鐵的吸收。
蔬菜卷葉的輕重程度差異很大,有的植株是下部或中下部葉片卷曲,有的則是整株葉片卷曲。從生理上分析,卷葉是作物應對不良環境或生物侵害的一種自我保護行為,是葉片氣孔關閉這一生理性反應的外在表現。棚內高溫、干旱時,蔬菜整株葉片會卷曲成筒狀、變脆,原因是高溫干旱導致葉片蒸騰作用過強,水分供應不足,氣孔關閉,進而引發葉片卷曲。
糞肥未腐熟,定植后容易造成燒根,影響根系功能,導致營養吸收困難;底肥配比不當,造成土壤中缺鈣、硼等中微量元素,都會加重卷葉問題。農藥、除草劑、點花藥等使用不當,也會造成葉片上卷或下卷。
改善黃葉、卷葉情況,應主要從以下方面調節:一是加強根系養護,增強根系的吸收能力。進入秋季后,地溫較前段時間有所下降,建議澆水時,每次都隨水沖施功能性養根產品,如甲殼素、海藻類、腐殖酸類,起到生根養根的作用;生物菌劑不但能生根養根,還能改善土壤環境。需要注意的是,澆水時一定要澆小水,以防發生漚根死棵情況。二是葉面補肥。可葉面噴施鎂肥、鋅肥、鐵肥等中微量元素肥料,并配合細胞分裂素、蕓苔素內酯等,能有效緩解葉片黃化卷曲的情況。
(本版稿件由農業科技報?中國農科新聞網記者董文蘭參考《北方蔬菜報》、全國農技推廣網等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