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科技 » 正文

油菜菌核病 春后抓緊防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0-02-03  作者:中國種業商務網  瀏覽次數:336
 

  油菜菌核病從苗期到成熟期都可發生,以終花期至接近成熟期發病較重,菌核病危害油菜葉片、葉柄、莖稈、花和莢,以莖稈發病較重。感病植株的葉片、莖稈、花瓣常易腐爛,病莢往往提早枯死,莖稈腐爛而造成大量倒伏。一般發病株率為10%~30%,嚴重時達80%。因此,春后,必須采取綜合有效的防治措施,以達到確保高產的目的。

  春后清溝排漬 開春后雨水增多,要及時清理溝渠,做到溝溝暢通,降低田間濕度,防止土壤漬水閉氣而造成爛根。春后正值油菜開花、枝葉生長旺盛期,田間郁閉程度大,有利于病害蔓延,發病嚴重,開溝排漬,降低田間地下水位,改善油菜生長環境,增強根系活動,從而提高植株的抗病性。

  中耕松土,消滅子囊盤 開春后,應抓住晴天及早進行中耕松土,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田間淺鋤兩次,既能控制雜草生長,又能深埋菌核,破壞子囊盤,還能改善土壤的通透性,有利于油菜春發穩長。中耕深度應掌握濕田深、干田淺,苗旺深、苗弱淺的原則。

  花期摘除黃葉 油菜花期是油菜菌核病最易浸染的時期,加上越冬菌核的病菌子囊孢子釋放與花期吻合時間長,因而子囊盤形成的高峰期與病葉增長的高峰期往往處在同一時期,在油菜終花前后分次將主莖1.2米以下的長柄葉、短柄葉和主莖低位無效葉等 “三葉”摘除,中斷病菌的再浸染,使其無法侵入莖稈,從而起到預防的作用。實踐證明,摘黃葉的防病效果比噴藥的效果要好。但須注意的是,每次摘除的黃葉應及時帶到田外漚肥或作飼料,以防病菌再次傳播浸染。

  控施氮肥,增施磷鉀肥 油菜生長后期應嚴格控制氮肥用量,以免造成貪青遲熟,田間郁閉而引起發病。應增施磷鉀肥,在2月底,結合松土培蔸,每畝用氯化鉀5~6公斤加入糞尿水100~150公斤,對水澆施1次,有利于植株健壯生長,提高抗病能力,又可減少花蕾脫落,增加分枝,增角、增粒、增重,達到增產目的。

  及時施藥防治 抓好預測預報,一般在盛花期和終花期各噴1次藥,即在病莖株率達1%或病葉株率達10%時,須立即用藥防治,每畝用40%滅病威150毫升或25%多菌靈200克,對水50公斤均勻噴霧。防治蚜蟲,宜選用大功臣、蚜虱凈、一遍凈、凱速達等農藥。

  收割方式 油菜菌核病有50%~90%集中在莖稈基部12~15厘米,在重病區和重病田的油菜成熟時,要改進收割方式,將枯株連根拔起,不讓菌核脫落田中,以減少土壤中菌核殘留量,盡可能將莖稈作高溫堆肥或作柴燒掉,能有效降低下年油菜菌核病的發病率。(湖南省沅江市農村辦 曹滌環)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