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后,公司原有主業利潤隨即大幅下滑,同時募投項目進展緩慢。種種跡象表明,隆平高科[18.88 -2.43%],極有可能是一家專為圈錢而上市的公司。更讓人疑惑重重的是,預付賬款一路飆升,總計4.34億元的巨額資金去向不明;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公司凈利潤已出現虧損????隆平高科,你身上究竟有多少疑點?
提起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0988,以下簡稱“隆平高科”),首先讓人想到的就是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
但實際上,目前袁隆平僅僅持有隆平高科1.82%的股權,而隆平高科曾經引以為豪的種業業務近些年江河日下,若不是憑借股票收益及股權轉讓收益暫時的掩蓋,公司早已虧損累累。
募投項目疑點頻現
隆平高科于2000年12月上市,共募集資金6.94億元。
上市之初,公司為投資者描繪了一副美好的發展前景。
公司在招股說明書中稱,公司將利用募集資金進行11個項目的投入,建設期1~2年。項目建成后,將合計實現營業收入約9.11億元,利潤總額1.89億元,若按33%所得稅計算,凈利潤約1.26億元。
然而募集資金到手后,其投向就出現了問題。按照招股說明書所示,募投項目應于2002年年末全部建成投產,但截至2002年,公司僅僅投入了2.73億元,此前所稱的11個項目也僅投入了7個。
2003年、2004年,隆平高科的募投項目進展更加緩慢,公司這兩年的募集資金投入分別僅有3441.09萬元和1248.34萬元。
原本兩年就應完成的募投項目到了第四年依舊進展緩慢,但“奇跡”這時卻悄悄地出現了。
據隆平高科招股說明書稱,公司擬投資1.31億元建設雜交“優質糧油種子產業工程”項目,該項目建成達產后,預計年銷售總收入1.81億元,年利潤總額3955萬元。而2001年年報顯示,該項目投入當年就已經實現主營業務利潤3598.8萬元。
隨后的2002~2004年,該項目實現的主營業務利潤分別高達7882.24萬元、1.24億元和1.43億元。
利潤超出預期本是好事,但隆平高科公開信息同時顯示,2000年即公司“雜交優質糧油種子產業工程”項目尚未產生收益時,隆平高科種業業務的主營業務利潤為5460.17萬元,2001年該項業務的主營業務利潤為9050.11萬元,雖然較上年大幅增加,但2001年隆平高科的“雜交優質糧油種子產業工程”和另外一個募投項目“高產高效雜交辣椒及蔬菜種子工程”合計產生主營業務利潤8802.34萬元,即公司原有種業業務的主營業務利潤已經由上年的5460.17萬元驟降至247.77萬元,降幅高達95%以上。
為何募投項目產生利潤后,隆平高科原有的種業項目利潤會巨幅下滑,究竟是公司此前的業務利潤存在問題,還是隆平高科將前后兩項利潤混為一談,造成募投項目利潤高企的假象,從而迷惑投資者呢?
圈錢后業績隨即變臉
2001年,隆平高科實現凈利潤4033.23萬元,同比增長7.54%。表面上看公司實現了業績增長,但實際上在隆平高科2001年的利潤總額之中,包含了2310.37萬元的股票投資收益,扣除此因素,公司上市第一年業績便已出現了大幅度下滑。
2002年,隆平高科的業績開始變臉,其凈利潤從上年的4033.23萬元驟降至1006.12萬元,降幅高達約75%。此后的2003年和2004年,隆平高科的業績雖然略有回升,但若不是憑借股票、債券、處置股權等非經常性損益,公司業績將會下滑得更加厲害。
在通過IPO募集到6.94億元資金之后,公司主業利潤隨即大幅度下滑,同時募投項目進展緩慢。種種跡象表明,隆平高科極有可能是一家專為圈錢而上市的公司。
2007年,隆平高科的募投項目終于完成了,但疑點再次出現。據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司募投項目中的雜交優質糧油種子產業工程固定資產投資9082萬元;高產高效雜交辣椒及蔬菜種子工程固定資產投資2895萬元;高產高效西甜瓜種子產業工程固定資產投資2804萬元;高效低毒農藥開發工程固定資產投資2369萬元;農業科技貿易網絡信息中心工程固定資產投資1689萬元;僅上述5個項目的固定資產投資就高達1.88億元,剩余的幾個項目的固定資產投資累計也達數千萬元,而截至2007年,公司固定資產僅為1.77億元(上市之初固定資產原值2086.55萬元),這與公司招股說明書嚴重不符,隆平高科的募集資金究竟投入到了哪里呢?
4.34億元巨資去向不明
2004年,由自然人伍躍時控制的長沙新大新集團取代湖南省農業科學院成為了隆平高科的第一大股東,伍躍時成為了隆平高科的實際控制人。
實際控制人變更后,隆平高科不僅繼續憑借非經常性損益粉飾公司業績,掩蓋公司虧損的事實,同時隆平高科數億元的資金開始以預付賬款及其他應收款的形式流失。
2004年時,隆平高科的預付賬款僅為1317.62萬元,此后公司的預付賬款一路飆升,截至2009年9月30日,已升至3.39億元,同時公司的其他應收款凈額也高達9455.74萬元,但公司并沒有披露預付賬款和其他應收款的去向,那么4.34億元的巨額資金究竟去了哪里?
伴隨著資金流失,隆平高科主業利潤巨幅下滑。新大新集團入主之后的2005~2008年,隆平高科分別實現凈利潤2820.55萬元、3718.39萬元、4933.08萬元和6488.71萬元。表面上看業績在逐年穩步上升,但實際上在隆平高科2006年的凈利潤之中,包含高達3574.73萬元的非經常性損益,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公司的凈利潤僅有143.66萬元。
2007年隆平高科的利潤總額為5057.56萬元,但其中股票、基金投資收益及處置股權收益等收益高達7000余萬元,公司主業實際已經發生虧損。2008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隆平高科虧損1438.42萬,2009年1~9月,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隆平高科的凈利潤虧損高達2037.36萬元。
雖然目前隆平高科憑借股票收益及股權轉讓收益等暫時掩蓋了主業虧損的現狀,但這種業績粉飾能長久嗎?本刊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