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又到了農閑生產蒜黃的最佳時節。近日,讀者朋友咨詢今年生產蒜黃是否劃算,筆者認為,今年種植蒜黃風險較大,種植戶獲利的幾率不高.
一是大蒜價格較高,生產蒜黃的成本增大,種植風險加大。大蒜是生產蒜黃的重要原料,而今年的大蒜受供求關系的影響,至今價格仍居高不下。據筆者對大蒜主產區山東、江蘇、河南、河北等地市場調查,當前大宗大蒜的市場交易價為5.0元/公斤。大蒜價格居高不下,無疑加大了蒜黃的生產成本,據調查,利用半地下式土暖窯生產蒜黃,一斤大蒜收割一茬一般能產1.2斤蒜黃。而對近幾年冬季蒜黃的價格調查,市場的平均價為1.5~4.0元/公斤。如果按最高價格4.0元/公斤計算,再加上生產蒜黃投入的物料和工價費,種植戶幾乎無利可得,甚至有賠錢的可能,所以,就當前大蒜的價格來說,種植戶生產蒜黃贏利的可能性不大,種植風險較大。
二是蒜黃作為一種調味劑蔬菜,市場消費面較窄。與大白菜等居民經常食用的蔬菜相比,蒜黃是一種可有可無的蔬菜。尤其是當蒜黃價格較高時,購買者將會明顯減少,市場銷售量也將大大減少。所以,受成本價高的影響,蒜黃的市場銷售有可能出現有價無市的局面,最后受損失的還是種植戶。
為降低蒜黃的生產風險,提高種植效益,種植戶在進行蒜黃生產時要把握以下幾點:
一是改變傳統的收種模式。改種一次收一茬為種一次收獲兩茬,這樣,雖然拉長了蒜黃的生產周期,但是,多收一茬蒜黃,就能明顯提高蒜黃的總體產量,進而提高種植戶的收益。
二是大蒜種植戶、擁有大量蒜種者可優先發展,這樣可以降低購買蒜種的風險。
三是加強科學管理,科學調控溫濕度和光線,提高產量和品質,實現優質優價。
四是要抓住行情好、價格高、消費需求量大的元旦、春節前上市。一般用半地下式土暖窯生產的蒜黃從播種到收割需要25~28天,生產者可根據這一時段,科學安排生產。(河北保定定州市農業信息中心 王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