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癥狀 病菌最初侵染近土表的莖稈,濕度大時病部長出白色絨毛狀菌絲,后在莖稈內外產生黑色鼠糞狀菌核,植株倒伏枯死。 | |
|
|
病原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ib.) de Bary 稱核盤菌,屬子囊菌亞門真菌。由菌核生出1-9個盤狀子囊盤,初為淡黃褐色,后變褐色,上生有很多平行排列的子囊及側絲。子囊橢圓形或棍棒形,無色,大小91-125×6-9(μm);子囊孢子單胞,橢圓形,排成一行,大小9-14×3-6(μm)。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以菌核在土壤中或混在種子中越冬,成為翌年初侵染源。子囊孢子借風雨傳播,侵染老葉或花瓣,男間再侵染多通過菌絲進行,菌絲的侵染和蔓延有兩個途徑:一是脫落的帶病組織與葉片、莖稈接觸菌絲蔓延其上;二是病葉與健葉、莖稈直接接觸,病葉上的菌絲直接蔓延使其發病。菌核萌發溫度范圍5-20℃,15℃最適,相對 |
|
濕度85%以上,利于該病發生和流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