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爛心是種植過程中常見的問題,其中軟腐病是引發爛心的主要原因。下面將詳細介紹如何應對白菜爛心問題:
癥狀與危害
白菜軟腐病的發病誘因主要有兩點。一是蟲害啃食白菜心葉,造成傷口;二是害蟲攜帶病菌接觸白菜,為病害傳播創造條件。在氣溫適宜(通常為25℃—30℃)的環境下,病菌會快速繁殖,逐漸從心葉蔓延至外層葉片,最終導致爛心。
辨別軟腐病的方法較為簡單,其典型特征如下。葉柄部位出現水漬狀斑點,隨著病情發展斑點逐漸擴大;外層葉片先出現水分散失、萎蔫和枯萎的現象,葉片質地變得像半透明的油紙;病情進一步加重后,整個植株會軟化腐爛,同時散發出特殊的惡臭味。
防治方法
選用抗病品種。優先選擇青幫、直筒型的白菜品種,這類品種通常具有較強的抗軟腐病能力,能從源頭降低發病風險。
實行合理輪作。避免與軟腐病菌的寄主作物連茬種植,如瓜類、茄科(番茄、茄子等)、芹菜、萵筍及十字花科蔬菜(甘藍、蘿卜等)。建議與百合科蔬菜(韭菜、蔥、蒜等)、豆科蔬菜(大豆、豌豆等),或大麥、小麥、水稻等糧食作物輪作,輪作周期需在2年以上,以減少土壤中的病原菌殘留。
把握適時播種與種子消毒。播種時間:根據品種特性確定播種期,早熟品種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栽種,中晚熟品種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播種,避免因播種過早或過晚導致植株抗逆性下降。
種子處理:播種前需對種子進行消毒處理(如用50℃溫水浸種15分鐘,或用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殺滅種子表面攜帶的病原菌。
加強蟲害防治。害蟲不僅會直接啃食大白菜,造成傷口(為病菌侵入提供通道),還可能傳播病害。需重點防控地老虎、金針蟲、螻蛄、地蛆及蚜蟲等害蟲,推薦使用BT乳劑、氯氰菊酯等高效低毒農藥,按照說明書劑量噴施,既能有效滅蟲,又能減少農藥殘留。
做好藥劑防治。在軟腐病發病初期,需及時開展藥劑防治,控制病情蔓延:可選用72%農用鏈霉素可溶性粉劑3000倍液;或5%菌毒清水劑300倍液;或47%加瑞農(春雷?王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施時重點噴灑白菜葉柄基部、心葉及根部周圍土壤,每隔7—10天噴1次,連續噴施2—3次,防治效果更佳。 (贛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