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喇叭口期至抽雄吐絲期是一生中水肥需求最大的時期,對高溫干旱反應最敏感,通常此期的干旱被稱為“卡脖子旱”。此期是玉米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并進階段,水分需求占全生育期的一半以上,氮磷鉀等養分需求約占全生育期需求量的70%以上。水分缺乏時,養分難以吸收,植株生長發育受阻,干物質積累減少;雌雄穗發育受抑制,玉米開花持續時期縮短,雌穗吐絲延遲,導致雌雄不協調;同時在高溫低濕的條件下,玉米花粉活力明顯降低,散粉后1-2小時就會失水,甚至干枯,喪失發芽能力,不能完成授粉結實過程,形成禿尖、花粒、空稈,穗粒數減少,最終導致減產。
目前,我省玉米生長大部分處于大喇叭口期至抽雄散粉期,由于7月份以來,玉米主產區是晴熱高溫天氣。玉米已表現出明顯干旱現象,各地玉米不同程度地發生“卡脖子旱”。據天氣預報,近期我省玉米主產區基本無有效降水。為夯實玉米大面積單產提升基礎,需加強當前田間管理工作。
一、及時灌溉
發生輕度干旱時,植株下部葉片中午出現短暫卷曲萎蔫;中度干旱時,上部葉片中午出現短暫萎蔫;重度干旱時,上下部葉片出現永久性萎蔫。一般中午時植株下部葉片出現短暫萎蔫時即需要灌溉。
灌溉采取噴灌或者滴灌方式進行,可以改善玉米生長發育的條件,增加空氣濕度,降低氣溫。對于抽雄散粉期的玉米,灌溉可有效縮短抽雄期與吐絲期間隔,促進授粉,降低花粒的發生。每次噴水量20立方米,灌溉次數的確定以保證抽雄散粉期土壤含水量不低于80%的為宜。
提倡噴施含有黃腐酸等物質的抗旱劑。黃腐酸含有植物所需的多種營養元素和生物活性基,具有抗蒸騰降低水分消耗、增強根系吸收活力、促進葉綠素形成和改善光合作用等,能有效緩解高溫干旱的危害。
二、科學追肥
對前期肥料不足或預留追肥的玉米田塊結合灌溉畝施尿素10-15公斤。采取水肥一體化田塊,可在大喇叭口期、抽雄散粉期和吐絲30天左右分2-3次追施。
三、蟲害防治
加強玉米螟和草地貪夜蛾的防治,采用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乙基多殺菌素、吡蟲啉、噻蟲嗪、甲維鹽、茚蟲威等全株噴霧。兌水均勻噴霧,玉米抽穗后重點噴灑雌穗。
授粉結束后,病害防治時有針對性的加入蕓苔素內酯、磷酸二氫鉀等生長調節劑和葉面肥,采用“一噴多促”技術綜合防治后期穗蚜、穗螟、銹病、葉斑類病害等,保綠延衰,粒飽增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