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科技 » 正文

馬鈴薯青枯病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9-08-06  作者:中國種業商務網  瀏覽次數:420
 

    癥狀 病株稍矮縮,葉片淺綠或蒼綠,下部葉片先萎蔫后全株下垂,開始早晚恢復,持續4?5天后,全株莖葉全部萎蔫死亡,但仍保持青綠色,葉片不凋落,葉脈褐變,莖出現褐色條紋,橫剖可見維管束變褐,濕度大時,切面有菌液溢出。塊莖染病后,輕的不明顯,重的臍部呈灰褐色水浸狀,切開薯塊,維管束圈變褐,擠壓時溢出白色粘液,但皮肉不從維管束處分離,嚴重時外皮龜裂,髓部潰爛如泥,別于枯萎病。

    病原 Pseudomonas solanacearum(Smith)Smith稱青枯假單胞菌或茄假單胞菌,屬細菌。菌體短桿狀,單細胞,兩端圓,單生或雙生,極生1-3根鞭毛,大小0.9?2.0×0.5?0.8(μm)。在肉汁陳蔗糖瓊脂培養基上,菌落圓形或不整形,污白色或暗色至黑褐色,稍隆起,平滑具亮光,革蘭氏染色陰性。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病菌隨病殘組織在土壤中越冬,侵入薯塊的病菌在窖里越冬,無寄主可在土中腐生14個月至6年。病菌通過灌溉水或雨水傳

播,從莖基部或根部傷口侵入,也可透過導管進入相鄰的薄壁細胞,致莖部出現不規則水浸狀斑。青枯病是典型維管束病害,病菌侵入維管束后迅速繁殖并堵塞導管,妨礙水分運輸導致萎蔫。該菌在10一40℃均可發育,最適為30一37℃,適應pH6?8,最適pH6.6,一般酸性土發病重。田間土壤含水量高、連陰雨或大雨后轉晴氣溫急劇升高發病重。

    防治方法 (1)實行與十字花科或禾本科作物4年以上輪作,最好與禾本科進行水旱輪作。(2)選用抗青枯病品種。(3)選擇無病地育苗,采用高畦栽培,避免大水漫灌。(4)清除病株后,撒生石灰消毒。(5)加強栽培管理,采用配方施肥技術,噴施植寶素7500倍液或愛多收6000倍液,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或草木灰、五四○六3號菌500倍液,可改變微生物群落。還可每667m2施石灰100?150kg,調節土壤pH值。(6)藥劑防治 用南京農業大學試驗的青枯病拮抗菌MA一7、NOE一104,于定植時大苗浸根;也可在發病初期用硫酸鏈霉素或72%農用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4000倍液或農抗“401”500倍液、25%絡氨銅水劑500倍液、77%可殺得可濕性微粒粉劑400一500倍液、50%百菌通可濕性粉劑400倍液、12%綠乳銅乳油600倍液、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700倍液灌根,每株灌對好的藥液0.3-0.5L,隔10天1次,連續灌2?3次。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