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Pelopidas mathias (Fabrieius)屬鱗翅目,弄蝶科。分布遼寧、北京、陜西、河南、山東、湖北、江西、福建、甘肅、浙江、廣東、云南、貴州、四川、海南、臺灣等地。
寄主 水稻、玉米、高粱、谷子、甘蔗、芒草、白茅等。
為害特點 幼蟲取食時橫截蠶食葉片,不留中肋,幼蟲l、2齡結苞,3齡后不結苞或半結苞。
形態特征 成蟲體長17?19mm,翅黑褐色,披有黃綠色鱗片,前翅上有8個半透明的白斑,排成不整齊環狀;雄性有1條灰色斜走線狀性標,即香鱗區;后翅黑灰超色,無斑紋,前翅里面斑紋似翅表;后翅亞外緣中室外具5個小白點,中室內也有1小白點。卵半圓形,近卵基有5?6層殲形網紋,余為5、6角形網紋。幼蟲淡綠色,單眼位顱面紅“八”形紋之內方。蛹淺綠色,頭頂尖錐長于2mm,喙之游離段長6mm以內。
生活習性 浙江年生3代,以幼蟲于雜草中越冬,翌年6月
間幼蟲化蛹羽化,各代發生期為7月上旬、8月上旬、9月下旬;江西6月上旬第一代幼蟲始見,6月中旬化蛹,6月下旬羽化,把卵散產在葉面上,卵期4?5天,幼蟲3齡前在葉尖將葉緣向內縱卷,吐絲綴苞,4、5齡后離苞棲息在葉面上取食,幼蟲期2l一28天,老熟后,吐一白細絲系統胸部,脫皮化蛹,白細絲繼續系在胸腹交界處,尾部粘在葉面或葉鞘上,蛹歷期10?15天。
防治方法 參見直紋稻弄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