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秋糧收獲歸倉的關鍵時期。記者近日從湖北省農業事業發展中心獲悉,為有效應對不利天氣對秋糧收儲造成的挑戰,最大限度減少產后損失,該中心已正式對外公開全省糧食烘干中心(點)分布情況。湖北省農業事業發展中心緊急呼吁廣大種糧農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充分利用現有烘干設施,根據已公布的網點信息提前聯系,就近、有序安排濕糧烘干處理,切實防止糧食霉變,力保來之不易的秋糧成果品質優良、顆粒歸倉。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面對當前嚴峻的天氣形勢,如何將田間地頭收獲的濕糧迅速轉化為可以安全儲存的干糧,成為擺在廣大糧農面前最緊迫的現實問題。
湖北省農業事業發展中心迅速行動,將保障秋糧安全收儲作為當前壓倒一切的中心任務。此次集中公開的糧食烘干中心(點)信息,覆蓋全省各縣(市、區),詳細列出了具體位置、聯系人、聯系電話以及服務能力等關鍵信息,旨在打通信息壁壘,確保有需要的農民能夠“找得到門、聯系上人、享受服務”,構建起一張應對陰雨天氣的糧食產后應急保障網。
“我們種了180畝中稻,現在正是收獲期,天氣預報要下雨。昨天從湖北省農業事業發展中心公眾號上查到離我們最近的那個烘干中心電話,趕緊聯系預約了時間,心里這塊大石頭總算落了一半。”潛江市種糧大戶孫林告訴記者,公開的聯系方式解決了他的燃眉之急,“以前碰到這種天氣,要么到處找地方晾,要么排隊等烘干。現在好了,提前約,收下來直接拉過去,省心多了,能避免不少損失。”
近年來,湖北省持續加大糧食產后服務體系建設力度,特別是將糧食烘干能力建設作為保障糧食品質、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環節予以扶持。截至目前,湖北省已建成糧食烘干中心2380個,覆蓋范圍日益廣泛,技術裝備水平不斷提高,糧食烘干批處理能力提高到28.8萬噸,水稻、小麥的產地烘干率分別超過84%和97%,為應對不利天氣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公開信息只是第一步,關鍵在于確保服務跟得上、效果看得見。”湖北省農業事業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公布信息的同時,中心已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各地農業農村部門加強對轄區內糧食烘干中心的協調與指導,督促其滿負荷運轉,優化服務流程,延長作業時間,必要時協調跨區域調度,全力滿足農民的烘干需求。同時,也提醒各烘干中心(點)注意安全生產,規范操作,確保烘干質量和效率。
農業專家也指出,在進行機械化烘干的同時,傳統的自然晾曬方式在天氣許可的情況下仍是有效的補充。建議農戶密切關注短期天氣預報,抓住雨歇間隙,適時進行通風攤晾,多措并舉降低谷物水分。對于種植規模較大的新型經營主體,專家建議應考慮將烘干成本納入生產預算,逐步將機械化烘干作為應對收獲期降雨風險的常態化、標準化措施。
據氣象部門預測,受弱冷空氣影響,10月14日至16日,湖北省大部分地區將迎來明顯降雨和降溫。湖北省農業事業發展中心再次提醒廣大農民朋友,務必通過官方發布的渠道,及時查詢所在地附近的糧食烘干服務信息,提前規劃,搶抓農時,確保辛苦耕耘的糧食安全入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