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河北省衡水市武邑縣圍繞糧食安全,以提升社會化服務水平、把控藥品質量、強化統防統治為舉措,著力提高玉米病蟲害防控效果,實現全縣玉米防控全覆蓋。
發展新型植保裝備,是提高社會化服務水平的有力措施。“今年,我們積極培育新型無人機飛防社會化服務組織,要求參加全縣玉米病蟲害防控的服務組織需擁有植保無人機10臺以上,并通過公開遴選方式確定最終參加飛防的服務組織,著力增強飛防作業能力和病蟲害防治效果,提升大田作物植保作業社會化服務水平。”武邑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公開遴選,該縣確定飛防服務組織11家,新增新型植保無人機120余架,全覆蓋作業時間由原來的20余天縮短到7天左右,實現了病蟲害及早和快速防控。
為了進一步有效把控藥品質量,武邑縣邀請第三方公司對11家服務組織統一進行藥品定量集采,縣農業農村局全程監督。在確定藥品種類和需求數量的基礎上,由服務組織代表與符合條件且報名參加競標的藥品供應商現場進行多輪競價,每輪淘汰一家出價最高的供應商,直至剩下一家最低價供應商,最終成交價低于市場價30%左右,在保障藥品質量的同時,極大節約了財政資金。
圍繞解決因炎熱天氣、高稈作物等因素造成的農民群眾打藥難和玉米病蟲害整體防控不佳的問題,武邑縣積極籌措資金,將全縣玉米全部納入防控范圍,今年首次實現玉米病蟲害防控全覆蓋,形成縣域整體統防統治,有效提升了防控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