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3日,江蘇明天種業科技有限公司在江蘇省豐縣成功舉辦“戰高溫斗干旱,奪高產保糧安”玉米單產提升研討暨京科311玉米新品種千人現場觀摩大會。來自黃淮區域五省百縣的核心經銷商與種植大戶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一重要時刻。


明天種業長期深耕種業領域,秉持“明天是希望,更是承諾”的初心,以科技創新為引擎、服務糧安為使命,深刻認同“種業強則農業強,農業強則中國強”的理念,主張種業人應自強,以種業振興助力糧食安全。

黃淮海地區是我國重要的玉米種植區域,實行一年兩熟制,但面臨著高溫干旱、旱澇急轉、陰雨寡照等諸多逆境,同時莖腐病、穗腐病等病害也較為多樣。因此,對于玉米品種的抗逆性和適應性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北京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所王元東研究員團隊憑借其上千畝的育種基地以及強大科研平臺優勢,緊密結合黃淮海地區的生產實際,經過多年精心選育,成功培育出了京科311這一重要成果。該品種具有以下顯著優勢:




株型清秀,生長穩健:株型清秀,葉片上沖且葉夾角小,光合作用高效;莖稈柔韌且基部粗壯,氣生根發達,抗倒性好。
抗逆性強,環境適應性好:粗放式管理觀摩田,5000株/畝密度,未出現禿尖、花粒和半邊臉等畸形穗,且田間未出現病斑,表現良好。
果穗均勻,產量潛力巨大:果穗均勻,一般18行居多,軸細粒深,一粒封頂,出籽率高,產量潛力大。
米質優質,市場前景廣闊:籽粒硬質,飽滿度好,米質優,深受糧貿商青睞。


中國種子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蔣協新:京科311在極端氣候下展現出卓越抗逆性、高產潛力與逆境穩定性。希望與會者深入交流,科研單位與企業深化合作培育更多好品種,江蘇明天種業加大品種推廣服務。中國種子協會將繼續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助力打贏種業翻身仗、筑牢糧食安全基石。

江蘇省種子管理站二級調研員俞瑋:明天種業的玉米新品種京科311在2025年高溫干旱天氣下,展現出卓越抗逆性與穩產性,可應對氣候變化挑戰。江蘇省種子管理站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強化政策扶持,推動產學研用融合與創新成果轉化;期望江蘇明天種業做好京科311、明天695D等品種推廣,加大研發,爭做種業創新排頭兵,呼吁與會者為種業振興和糧食安全建言獻策。

明天種業總經理嚴輝民:公司持續以國家政策為指引,在科技創新、種業保障、產業體系建設上發力,與合作伙伴攜手。以“三搶破題、三拼攻堅”為策略,聚黃淮海區域,推廣適配品種,推動種業科技成果轉化,助力噸糧田建設,將京科311打造成黃淮海區域大單品,協同推動種業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中國種子協會原副會長鄧光聯:2025年是種業振興行動5年見成效的收官之年,我國在資源普查、育種攻關、企業發展、基地建設、環境優化五方面取得顯著成果。希望明天種業搶抓機遇,拓展高附加值品種、開展一體化業務、布局常規種與小宗作物、探索“走出去”模式,同時爭取政策支持、明確發展方向、深化科企合作,以實現長遠發展。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所副所長王元東研究員:講解京科311選育過程、基因優勢及不同環境下特性,解析其高產、抗逆、優質“基因密碼”。北京農林科學院將聯合江蘇明天種業,依托雙方優勢,持續研發更高產穩產抗逆的品種,為合作伙伴提供更多優質品種,助力行業發展與種植戶增收。

明天種業營銷總監劉強:京科311將在公司統一布局下,采用“全國一盤棋”模式,以“產品為核心、控成本、大投入、合理定價、嚴控市場”五舉措推動千萬畝大單品早實現,助力農業發展與農民增收。

明天種業總經理助理馬勇表示,公司憑借完善架構、強大科研、科學布局、規范管理和清晰愿景,正全力創新玉米全產業鏈。從品種研發到生產推廣,全鏈條規劃助力核心競爭力提升,引領行業發展。

兩位優秀經銷商代表分享了京科311在不同種植環境下的優異表現,為其他經銷商提供了寶貴的推廣經驗。他們堅信,京科311憑借其高產、抗病、耐密等突破性特性,具備千萬畝推廣的潛力,未來發展前景更廣闊。

明天種業副總經理王波在總結性講話中指出,此次會議既是京科311品種實力的檢閱,也是凝聚渠道力量的戰略動員。憑借品種優勢、專業推廣體系、資源投入及科研技術支持形成的協同效應,將加速京科311在黃淮海玉米主產區的市場拓展,助力提升玉米單產、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會議也被視為參會者“財富爆發的起點”,期待與合作伙伴共同經營好該品種。

“有種”更要有“強種”,誰率先拿出畝產破紀錄、農民搶著種的品種,誰就能拿下下一輪洗牌先手牌。像京科311這樣集成高產、抗病、耐密的突破性品種,沖千萬畝潛力巨大。打通“種子+”——把良種、良法、良機、良服、良收做成農民增收方案。種業下半場的哨聲已響,與其觀望,不如做“破壁者”。明天種業已跑在前面,你跟不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