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新銳恒豐研究院
來源 | grain.org
報告通過分析六個對農業至關重要的領域(商業種子、農藥、合成肥料、農業機械、動物藥品和畜禽遺傳學)的企業集中度,評估了市場壟斷情況。研究還考察了企業對新技術的投資,如數字平臺、人工智能(AI)和基因編輯,以及它們如何通過收購小型公司和與其他大型企業建立聯盟來擴大市場影響力。
關鍵發現
市場壟斷情況:
在商業種子和農藥領域,拜耳(Bayer)、科迪華(Corteva)、先正達(Syngenta)和巴斯夫(BASF)四家公司控制了全球種子市場的 56% 和農藥市場的 61%。
在合成肥料領域,全球市場價值達 1960 億美元,前十大公司控制了 39%的市場份額,其中 Nutrien、Mosaic 和 Yara 等公司占據主導地位。
在農業機械領域,約翰迪爾(John Deere)、CNH Industrial、AGCO和久保田(Kubota)四家公司控制了全球市場的 43%。
在動物藥品領域,碩騰(Zoetis)、默克(Merck & Co)、勃林格殷格翰(Boehringer Ingelheim)和禮來(Elanco)四家公司占據了全球市場的49%。
在畜禽遺傳領域,泰森食品(Tyson Foods)、EW集團和 Hendrix Genetics 三家公司主導了全球肉雞遺傳市場。
企業的新技術投資:
種子和農藥公司正在加大對生物農藥和肥料的投資,預計到 2032 年市場規模將達到 220 億美元。
企業還推動“再生農業”,聲稱其可以固碳并帶來其他環境效益,但缺乏科學證據支持。
數字技術成為企業獲取農業數據和推動產品銷售的重要工具。例如,拜耳的 Climate FieldView 平臺覆蓋了 20 個國家的 8900 萬公頃土地。
企業聯盟與合作:
種子和農藥公司與大型科技公司建立合作關系,如先正達與PepsiCo、McDonalds 等合作推廣再生農業。
農業機械公司與電信和衛星公司合作,擴大農村互聯網連接,以便更好地推廣其數字農業技術。
附:相關統計數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