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印發《2025年山東省農作物重大品種研發推廣應用一體化試點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
魯農種業字〔2025〕8號
各市農業農村局、財政局,各有關種業企業:
為高質量完成國家重大品種研發推廣應用一體化試點任務,根據《農業農村部財政部關于做好2025年糧油生產保障等項目實施工作的通知》(農計財發〔2025〕9號)部署要求,省農業農村廳、省財政廳研究制定了《2025年山東省農作物重大品種研發推廣應用一體化試點項目實施方案》。現予印發,請結合實際抓好落實。
聯系人和聯系方式:
省農業農村廳種業管理處,鄒曉琳,0531-51789259;
省農業農村廳計劃財務處,馬騰,0531-51789177;
省財政廳農業農村處,劉怡,0531-51769783;
申報材料聯系人:何艷芳,電話0531-81608098,地址:濟南市歷城區工業北路200號,郵箱:heyanfang@shandong.cn。
山東省農業農村廳 山東省財政廳
2025年5月30日
2025年山東省農作物重大品種研發推廣應用一體化試點項目實施方案
為高質量完成國家重大品種研發推廣應用一體化試點任務,根據《農業農村部 財政部關于做好2025年糧油生產保障等項目實施工作的通知》(農計財發〔2025〕9號)部署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種業振興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國家重大品種研發推廣應用一體化政策,堅持自主選育、創新引領、市場主導、農戶受益原則,強化結果導向,采取“先推后補”的方式,先勞后得、多勞多得,對單產水平高、優質專用性好、綜合抗性優、推廣潛力大的農作物重大品種實行補助,向前帶動企業深化科企合作,提升研發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向后推動優良品種更新換代,助力大面積單產提升,為保障糧食安全穩定供給提供有力支撐。
二、任務目標
小麥補助品種新增推廣面積64萬畝以上;玉米補助品種新增推廣面積180萬畝以上。
三、品種要求
申報品種應權屬清晰、無知識產權爭議,具備高產、穩產、廣適、多抗、優質等性狀優勢,已有較大推廣面積或具有較大增長潛力,在國家、省品種展示評價中綜合表現突出。優先支持納入國家、省農作物優良品種推廣目錄的品種,以及國家育種聯合攻關、種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生物育種重大專項和重點研發計劃等種業重大科技任務選育品種。除具備以上基本條件,相應作物還應符合如下要求。
小麥:2020年1月1日之后審定,2024年山東播種面積超過50萬畝,新增推廣面積超過20萬畝,且沒有享受2024年重大品種研發推廣應用一體化補助政策的品種。
玉米:2017年1月1日之后審定,2024年山東種植面積50萬畝以上;或2021年1月1日之后審定,2024年山東種植面積15萬畝以上的品種。
四、申報主體
申報主體為種業企業,且種業企業注冊三年以上并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及相應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資質,近三年無不良信用記錄、無侵權假冒行為、無因品種原因造成重大生產事故,在省級以上種子質量監督抽查中無不合格現象。申報企業如不是品種第一選育單位的,須與第一選育單位聯合申報;申報品種為授權品種的,須經品種權人書面同意。
堅持扶優扶強,突出企業綜合實力和研發實績,優先支持國家種業陣型企業、育繁推一體化企業。允許注冊地不在山東的種業企業申報。
五、工作程序
(一)制定實施方案。省農業農村廳、省財政廳聯合制定印發試點實施方案,明確任務目標、申報條件、補助方式、實施要求等,并報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備案。
(二)組織企業申報。省農業農村廳發布《2025年山東省農作物優良品種推廣目錄》,申報品種原則上應為推廣目錄內品種。申請小麥品種補助的企業,于6月20日前,向省農業農村廳提交《2025年山東省重大品種研發推廣應用一體化試點項目申報書》(簡稱《申報書》,附件1);申請玉米品種補助的企業,于8月20日前,向省農業農村廳提交《申報書》。
(三)組織情況核查。省農業農村廳牽頭組織相關市縣農業農村局、財政局對企業申報情況進行核查,指導企業開展審計工作。相關市縣農業農村局牽頭重點核查新增推廣面積、品種性狀表現、配套服務情況、服務單產提升和農民增收等情況。相關市農業農村局根據省農業農村廳安排的核查任務,匯總市本級和所轄縣(市、區)核查情況,向省農業農村廳提交核查情況報告。申報企業開展審計工作前,應向省農業農村廳報備。
(四)組織項目綜合評價。省農業農村廳牽頭組織召開專家評價會,結合市縣核查情況,對企業申報材料進行綜合評價、排序分檔(綜合評價指標見附件2),核定新增推廣面積。排序分檔由專家根據企業科研育種能力、單產提升效果、示范推廣情況、配套服務質量和助力農民增產增收等情況評價確定。核定新增推廣面積主要依據審計報告和相關佐證材料,結合企業生產經營臺賬、經銷商備案數據、種子管理機構統計數據、市縣核查情況等綜合認定。評價完成后,省農業農村廳將綜合評價結果向社會公示。
(五)補助資金核定撥付。省級根據當年項目資金總量和新增推廣面積等因素綜合測算基準畝均補助標準,每畝補助最高不超過30元。根據綜合評價檔次和新增推廣面積,核定相關企業補助資金數額。對通過認定的一檔主體,按照基準畝補助標準×新增推廣面積予以補助;對通過認定的二檔主體,按照基準畝補助標準70%×新增推廣面積予以補助。單品種年度補助金額不超過500萬元。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省農業農村廳、省財政廳建立工作推進機制,加強統籌協調、工作指導和督導落實,定期調度掌握項目實施情況。市、縣農業農村局、財政局負責轄區內項目實施的跟蹤指導、情況核查、協調服務,根據省農業農村廳、省財政廳安排開展項目驗收等工作。
(二)嚴密組織實施。各相關企業要著眼充分發揮政策成效,采取有效措施,確保種子供應質量;要服務大面積單產提升,協調代表性強、基礎條件好的主產縣作為重點推廣縣,打造一批百畝田、千畝方;要依托省級以上品種展示評價基地加強示范推廣,舉辦觀摩、交流、培訓等活動,申報企業應在重點推廣縣(市、區)農業農村局指導下開展測產工作,加快推動良種更新換代;要及時跟進技術服務,圍繞精量播種、田間管理、綠色防控、減損收獲等,集成推廣有效技術模式,幫助種植戶解決生產難題。
(三)嚴格項目管理。各相關企業要切實負起主體責任,建立完善工作檔案,特別是供種數量、區域面積、用戶信息、配套服務等情況,確保全程可追溯、可印證。對補貼種子價格擾亂市場正常秩序、發生生產重大問題、存在弄虛作假等違法違規行為的,取消補助資格,追究責任,相關企業納入“黑名單”,取消國家和省級種業相關項目申報資格、暫停參加國家和省級品種審定。
(四)強化資金監管。要嚴格落實相關資金管理制度,加強資金使用管理,確保資金安全、規范、高效使用。補助資金主要用于加快重大品種推廣應用、開展配套技術服務、推動品種更新換代等,不得直接用于補貼種子價格和研發投入,不得用于興建樓堂館所等無關支出。按要求做好政策公開,廣泛接受社會監督,對虛報套取、擠占挪用資金等情況,將按相關法律法規嚴肅處理。
(五)做好總結宣傳。要認真總結農作物重大品種研發推廣應用的有效做法,形成經驗模式;要充分發揮主流媒體、新媒體作用,全方位、多角度宣傳政策實施成效;要積極挖掘宣傳良種助力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典型案例,營造加快推進種業振興的良好氛圍。
附件:1.2025年山東省農作物重大品種研發推廣應用一體 化試點項目申報書
2.2025年山東省農作物重大品種研發推廣應用一體化試點項目綜合評價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