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農業農村廳辦公室關于印發《2025年全省種業監管執法年活動方案》的通知
為深入貫徹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加快推進種業振興打造種業強省行動部署,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有關要求,加大種業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嚴厲打擊假冒偽劣、套牌侵權等違法行為,全面推進種業市場凈化,根據《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印發〈2025年全國種業監管執法年活動方案〉的通知》(農辦種〔2025〕5號)要求,我廳制定了《2025年全省種業監管執法年活動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抓好落實。
省農業農村廳種業管理處聯系人:魏苗妙;電話:0551-62613013;郵箱:ahszyglc@163.com。
省農業農村廳法規處聯系人:王文秀;電話:0551-62666093。
省種子管理總站聯系人:張文曉;電話:0551-62930620。
安徽省農業農村廳辦公室
2025年4月30日
2025年全省種業監管執法年活動方案
深入貫徹中央一號文件和省委、省政府加快推進種業振興打造種業強省行動部署,圍繞農業農村部種業監管執法重點工作,聚焦種業知識產權保護和種源質量提升,堅持“露頭就打”常態化監管與集中開展專項整治行動相結合,強化種業市場、企業、基地監督檢查,加大網絡售種、牛冷凍精液等專項整治力度,全面凈化種業市場,決定2025年在全省范圍內持續開展種業監管執法年活動。具體活動方案如下。
一、重點任務
(一)嚴格“露頭就打”常態化監管
1. 聚焦關鍵農時強化監管。堅決嚴把農業生產重要關口,聚焦春、秋季水稻、玉米、小麥等作物種子銷售,開展種子市場監督檢查,重點檢查種子來源、銷售臺賬、種子標簽、經營備案等,加大種子抽檢力度,嚴打未按規定引種備案、銷售“白皮袋”種子和假冒偽劣、套牌侵權等違法行為。聚焦夏、秋季小麥、大豆、水稻等作物種子生產,開展制繁種基地檢查,重點檢查親本來源、生產合同、種子生產備案和品種真實性等,嚴打無證生產、未按規定備案、倒賣散種等違法行為。聚焦冬季水稻、玉米等作物種子加工包裝,開展種子企業監督抽查,重點檢查許可資質、生產經營檔案、包裝標簽、種子質量和品種真實性,嚴打超許可范圍生產經營、未建立生產經營檔案等違法行為,嚴防不合格種子流入市場。強化桑蠶種質量監督檢查,抽查轄區內在庫春用桑蠶一代雜交種質量。
2. 加大涉種案件查處力度。持續開展涉種案件調查分析,系統掌握全省案件發生類型、數量、重點區域和違法主體等信息,強化監管執法重點,加大對投訴舉報較多、案件多發頻發等主體和地區監督檢查、明察暗訪、入戶倒查和執法查處力度,推動涉種案件快速有效處置。及時通報監督檢查和案件查處結果,公開曝光違法違規涉種主體信息,發布一批打假護權典型案例,強化以案示警、以案促治,形成嚴厲打擊假冒偽劣、套牌侵權等違法行為的強烈震懾。加強與公安等部門合作,強化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健全信息共享、案件通報、案件移送、提前介入、聯合督辦、反向移送等工作機制,深化協同聯動、凝聚打擊合力。
(二)集中開展專項整治
3. 開展品種審定“兩個通道”整治及登記品種“仿種子”清理。持續完善品種試驗方案,建立品種審定綠色通道、聯合體試驗監管常態化機制,加大對試驗參試品種樣品檢測,核查試驗數據真實性,從嚴查處弄虛作假等行為。加大督查管理,對聯合體試驗點全覆蓋督查。加大審定品種撤銷、引種備案管理力度,做好審定、備案品種跟蹤評價,對符合撤銷條件的品種嚴格依法依規處理。堅持省級主要農作物審定標準與國家標準相銜接,加快修訂安徽省小麥、棉花審定標準。持續開展辣椒、西甜瓜等登記品種符合性驗證工作,配合農業農村部做好問題品種清理,充分利用分子檢測技術手段,持續整治“仿種子”問題,從嚴處理一品多名和重復登記等違法違規行為。
4. 開展網絡售種專項整治。會同市場監管等部門排查網絡銷售種子主體,打通與電商平臺數據對接通道,建立網絡售種生產經營者臺賬,納入網格化監管。加大對轄區內網絡售種主體抽查檢查力度,強化案件線索收集和信息共享,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及時查處網絡主體銷售假劣種子、未審先推等違法違規行為,嚴防在適宜種植區外推廣銷售。督促電商平臺落實審核網絡售種主體生產經營許可和銷售備案等責任,杜絕無證和未經備案網絡售種行為,對未落實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要求的電商平臺,會同有關部門及時督促整改,并持續關注。
5. 開展牛冷凍精液專項整治。開展轄區內種公牛站現場調研,全面梳理牛冷凍精液生產經營企業情況,依法處理不具備許可條件或存在違法違規生產經營行為。探索“檢打聯動”機制,嚴厲打擊無證生產經營、銷售偽劣凍精、未經審批進口凍精等違法違規行為。積極支持優勢企業做好國家畜禽核心育種場的申報準備工作,對企業引種、生產經營、推廣開展全過程技術指導。組織開展肉牛繁育等實用技術理論培訓、人工授精等實操培訓,指導規范使用牛冷凍精液。
(三)推進打基礎管長遠工作
6. 強化法規制度建設。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以及配套規章,開展農作物種子管理立法調研,加快修訂《安徽省農作物種子管理條例》。加快推進品種區試、審定和引種備案規范化、標準化管理,制定出臺安徽省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和引種備案工作規程。配合農業農村部做好玉米品種標準樣品清理,健全省級審定品種標準樣品收集保存制度,強化種子抽檢覆蓋面。舉辦農作物種子檢驗技術培訓班,對新修訂的種子檢驗規程和玉米、水稻等種子質量強制性國家標準進行培訓宣貫。強化種子質量認證,指導企業參加種子認證。
7. 開展種子生產經營許可核查。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及配套規章制度規定,嚴格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審批,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按照“誰發證、誰負責”原則,重點核對企業生產經營狀況、條件資質和生產經營行為等情況。對于停止生產經營活動1年以上,經核對確實不再開展生產經營的,以及不再具備規定的許可條件且經限期整改仍達不到要求的,要依法注銷其許可證。對于提供虛假材料等騙取生產經營許可證的,要依法予以撤銷。對于存在嚴重違法違規行為的,要依法吊銷其許可證。注銷、撤銷、吊銷生產經營許可證的有關信息,要依法予以公布,并及時在中國種業信息網上更新信息。做好種畜禽、蠶種、菌種生產經營許可配套審查和管理,加強對生產經營主體監督。
8. 加強種子檢驗機構管理。嚴格落實《農作物種子質量檢驗機構考核管理辦法》有關要求,組織轄區內種子檢驗機構開展自查自糾,以此為基礎開展專項檢查,重點整治報告不規范、數據不準確、結果不真實以及無資質出具檢測報告等行為,對于運行不規范、考核不合格的予以限期整改,對于嚴重違法違規的機構依法撤銷資質,對于無資質出具檢測報告的,會同有關部門進行嚴厲查處。健全種子檢驗機構監督管理機制,加強日常檢測監督管理,配合農業農村部做好能力驗證和監督抽查,按照驗證抽查結果指導相關檢驗機構限期整改。
二、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要高度重視,充分認識持續開展種業監管執法年活動是加快推進種業振興打造種業強省的重要舉措,落實主體責任,明確工作要求,結合本地實際,細化本區域活動安排,并組織實施。
(二)完善工作機制。要聚焦活動重點任務,健全上下銜接的種業監管執法協調機制,確保任務落實落地。要完善投訴舉報受理機制,公布舉報電話、郵箱等,廣泛收集違法線索,對問題線索及時跟進處置。
(三)做好總結交流。要加強活動宣傳報道,強化輿情監測研判。各市各單位要及時梳理總結種業監管執法年活動的做法成效、存在問題和相關建議,于12月10日前將年度工作總結及2個以上典型案例書面報省農業農村廳種業管理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