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虧了張老師的悉心指導和培訓,今年我家的小麥是倒不了了,后期管護跟上,穩拿1500斤沒有問題。”近日,山西運城市鹽湖區金井鄉西王村萬畝小麥高產田田埂上,麥農高關澤手捏著拔節期小麥硬實的第一節高興地說。
這已經是國家小麥產業體系專家、山西農業大學小麥研究所研究員張定一第二次到西王村傳授小麥高產種植技術了。此外,受鹽湖區農業農村局邀請,張定一已經連續3年到西王村開展高素質農民培訓,傳授小麥播種、管理、收獲技術。
“如何在拔節期追肥澆水,提高成穗率,如何防控條銹病、赤霉病、白粉病,如何防倒春寒、防倒伏、防干熱風、防爛場雨,張老師的培訓方式是帶著大家到麥田里現場‘把麥’。”西王村天社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高天社說。
鹽湖區2025年高素質農民培育穩糧保供專題培訓班,以麥田為課堂,以接地氣的方式啟動。據介紹,鹽湖區今年已經開設了兩個高素質農民培育穩糧保供小麥單產提升專題培訓班。
“做給農民看、教會農民干、帶著農民創高產,小麥單產提升創高產不是高精尖,只要關注生產細節,真正把現有的‘良田、良種、良機、良法’落實到種植、田管、收獲各個環節,就能實現。”張定一的話極大地提高了麥農創高產的自信心和積極性。
“不僅提氣,而且解渴,等忙過這陣子,我要聽張老師的建議,去山西農業大學小麥研究所韓村、洪堡、隰縣實驗基地交流學習,親眼看看專家試驗田的小麥長勢、開闊眼界,進一步掌握更加先進的高產優質小麥生產技術。”高關澤說。
據了解,山西將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前置,作為春耕備耕春管重要工作,提前安排了5800人的穩糧培訓任務,已經實施培訓71個班4050人,剩余的培育工作也在積極籌備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