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是農業生產的基礎,承載著農民對豐收的無限憧憬。然而,不法分子卻將貪婪之手伸向田間地頭,用偽劣種子坑害農民利益,攫取不義之財。
2024年秋播備耕時節,種糧大戶張某某經中間人賈某某介紹,以每斤7.9元的價格從王某某處購得7500斤“羅漢果”花生種子。然而播種后,田間卻出現大面積缺苗斷壟,原本應綠意盎然的土地一片稀疏。
經查,賣家王某某為牟取暴利,將從農戶處收購的普通花生裝入無標識包裝袋后,冒充優質種子銷售。這一行為直接導致張某某260畝花生地畝產僅253.9公斤,較本縣近三年平均畝產(318—319公斤)銳減20%。
為精準核查農戶損失,檢察機關通過引導偵查,向縣農業部門、統計機構調取相關資料進行損失認定。經專業鑒定機構檢驗,這批種子的發芽率遠低于國家標準(GB4407.2-2008),通過比對全縣近三年平均產量、實地測產以及市場價評估等手段,計算出劣質種子直接導致張某本季花生收成減產16915.6公斤,造成經濟損失10.8萬元。
2024年12月20日,遂平縣檢察院依法對王某某提起公訴。因王某某自愿認罪認罰,積極賠償受害者的全部損失并取得諒解,2025年1月26日,遂平縣人民法院依法判處其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刑二年,并處罰金三萬元,同時禁止王某某自判決生效之日起三年內從事銷售種子業務。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遂平縣檢察院將持續聚焦農資打假,嚴懲制售偽劣農藥、化肥、種子等犯罪行為,暢通“綠色通道”支持農民維權,筑牢鄉村振興的法治防線,守護好每一寸“希望的田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