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大型語言模型DeepSeek
憑借“深度思考”和“人味兒對話”
火速出圈
3月19-23日
2025種子大會暨南繁硅谷論壇
將在海南三亞舉辦
這是2025年第一個國家級種業盛會
DeepSeek如何看待大會
又有什么高頻熱詞可能出現
霸屏種業人的朋友圈?
一起來看看!
DeepSeek眼中的國家級種業盛會
1、請談談你眼中的2025種子大會暨南繁硅谷論壇?
DeepSeek:2025種子大會暨南繁硅谷論壇是一個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農業科技盛會,它不僅是中國種業發展的風向標,更是全球農業科技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平臺。以下是我對此次大會的幾點看法:
大會推動種業創新,保障糧食安全。種子是農業的“芯片”,2025種子大會聚焦種業科技創新,通過前沿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培育高產、優質、抗逆的農作物品種,進一步推動南繁硅谷成為全球種業科技創新的高地,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供堅實支撐。
大會匯聚全球資源,促進國際合作。大會吸引了全球頂尖的科研機構、種業企業和農業專家,為國內外種業科技交流與合作提供了重要平臺。借助海南自貿港的政策優勢,大會將促進國外先進育種技術的引進,同時推動中國種業技術和品種走向世界,提升中國種業的國際競爭力。
大會深度融合產學研,加速成果轉化。大會為科研機構、企業和農戶搭建了橋梁,推動科研成果快速轉化為實際生產力。通過展示最新的育種技術和品種,促進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論壇將吸引大量農業科技人才,特別是青年科學家和創業者,為種業發展注入新鮮血液,推動產業可持續發展。
大會展示中國種業成就,樹立行業標桿。大會將集中展示中國種業的最新成果,包括南繁基地的育種成就、龍頭種企的創新成果、海南特色農業產業的發展經驗等,將為全球種業發展提供可借鑒的模式,推動行業標準化和規范化發展。
DeepSeek預測大會高頻熱詞
2、3月19-23日,2025中國種子大會暨南繁硅谷論壇將在海南三亞舉辦,這是2025年第一個國家級種業盛會。請結合行業發展趨勢,預測大會的高頻新詞熱詞?
DeepSeek:作為國家級種業盛會,其新詞熱詞不僅反映了當前種業的熱點話題,更代表了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以下是對這些熱詞的深度分析↓↓↓
01 AI育種
當前,全球生物育種技術正進入數字化、智能化加速發展的關鍵階段,人工智能的深度賦能已成為決定未來育種體系競爭力的核心變量。
傳統育種方法依賴長期試驗與經驗決策,研發周期長、效率受限,難以滿足現代農業高效、精準、綠色發展的需求。要實現生物育種技術的體系性升級,我們必須抓住人工智能變革農業生物技術的重大機遇,推動育種體系向數據驅動、智能決策、精準選育方向轉型。
從國家科技戰略的高度看,人工智能賦能生物育種不僅是技術變革的方向選擇,更是農業科技自主可控、確保種業安全的必然要求。我國要在未來全球種業科技競爭中搶占技術制高點,必須通過人工智能推動育種技術體系升級,從而實現基于智能計算的關鍵大品種AI設計智造。
大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家洋、陳曉亞,長沙百奧云數據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冰冰,中國農業科學院南繁院副院長李慧慧,將圍繞智能品種智造、AI育種、應用DeepSeek加速育種科研、智慧育種研究與應用等熱點話題進行探討,加速智慧育種技術的產業化應用。
02 發展新質生產力
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
從加大種業振興、提升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度,到實施農業裝備補短板行動,新質生產力正在推動傳統農業創新升級,讓廣大農民從傳統的“靠天種田”,到現在的“靠科技種田”。
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在于生物技術、數字技術與傳統農業的深度融合。例如,數字技術可實現精準播種和田間管理。如果說傳統農業主要靠人,那么,現代農業關鍵在機。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正在不斷為傳統農業發展賦能。2023年,我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已超73%,全國安裝北斗終端農機已達220萬臺,植保無人機總量近20萬架。
大會設置新質生產力的成長價值:中國種業的投資機遇論壇,進行未來農業新質生產力產業報告,還有農業農村部種業專家咨詢組組長、中國農業綠色發展研究會理事長余欣榮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與深化中國種業創新進行專題報告,探索如何通過新質生產力推動種業高質量發展。
03 種業科技創新
種業科技創新是保障糧食安全和農業現代化的核心驅動力。2025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突破種業關鍵技術,推動種業自立自強”。據統計,2016-2021年,農作物種子企業的科研投入從39.57億元增加至57.50億元,占企業種子銷售額的比重由5.02%增加至8.06%,接近國外大公司的研發投入強度。
當前,種業科技創新的重點領域包括基因編輯、分子育種、智能育種等。例如,中國農科院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成功培育出抗除草劑玉米,大幅提高了種植效率。大會將展示這些技術的突破性進展,并探討如何加快其產業化應用。
此外,聚焦科技創新,大會設置知識產權保護與科技創新論壇,探討如何通過政策引導和市場化機制,構建高效的種業創新體系。
04 生物育種產業化
生物育種產業化是種業發展的重要趨勢。根據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ISAAA)數據,2024年全球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已超過2億公頃,中國在轉基因玉米和大豆產業化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2021年我國啟動轉基因玉米、大豆產業化科研試驗田試點,2022年試點擴展至農戶大田,2023年試點擴展到河北、內蒙古、吉林、四川、云南等5省區20個縣,并在甘肅張掖安排制種,推廣面積約400萬畝。2024年允許種植的省份擴大至8個,其中,吉林、內蒙古、遼寧、河北在全省放開,云南、四川、廣西等地放開部分區域。
大會將聚焦生物育種技術的產業化路徑,舉辦生物育種產業化與企業發展論壇,2025崖州灣生物育種創新創業大賽獲獎項目路演及頒獎活動,農業生物育種重大專項成果交流對接會(閉門會議),全面支持國家種業振興行動和生物育種產業化重大戰略實施。
05 揭榜掛帥項目
“揭榜掛帥”旨在通過市場化手段攻克種業關鍵技術難題。3月11日,海南農墾集團在2025種子大會暨南繁硅谷論壇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將拿出1億元面向全球揭榜掛帥,推動海南種業高質量發展。
依托于健全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新型舉國體制,“揭榜掛帥”有利于充分激發創新主體的積極性,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創新,提高創新鏈整體效能。
“揭榜掛帥”機制的核心優勢在于其靈活性和高效性。此外,還需要政策支持和資金保障。大會將探討如何通過政府引導基金和社會資本,為“揭榜掛帥”項目提供可持續的資金支持。
06 南繁硅谷建設
南繁硅谷是中國種業的“加速器”,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發揮南繁硅谷的重大農業科研平臺作用”,加快攻克一批突破性品種。實際上,在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曾經部署過相關任務,當時的提法是“加快建設南繁硅谷”,加強制種基地和良種繁育體系建設。
從4年前的“加快建設”到今年的“發揮作用”,一號文件的提法變化,表明“南繁硅谷”這個重大農業科研平臺已經實現了跨越式的突破。且隨著海南自貿港的建設,原本主要服務于國內生產的南繁育種,逐漸走向全球,成為全球農業育種的中心。
大會將聚焦南繁硅谷在種質資源保護、育種技術創新、科企合作等方面的成果,探討如何將其打造為全球種業科技創新中心。
07 科企合作
科企合作是推動種業創新的關鍵,內容包括種業創新平臺建設、種質資源共享、科研人才流動、種業資金融通、合作項目實施、知識產權保護等。
優良的種子只有播到肥沃的土壤中才能生根、開花、結果,生長出高產的作物;先進的技術也要落到優秀的企業中,才能融合、開發、創新,培育出優良的品種。所以,科技與企業是實施種業振興五大行動、實現種業振興目標的關鍵主體,而推動和加強這兩個關鍵主體的合作,又是種業振興牽住“牛鼻子”而又綱舉目張的關鍵舉措。
2025種子大會將為大家提供一個高水平的科企合作平臺,匯聚國內外頂尖科研機構、種業企業和行業專家,共同探討種業科技創新的前沿趨勢與未來發展。通過專題論壇、項目對接、成果展示等多種形式,大會將促進科研機構與企業的深度合作,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應用。
08 國際合作
國際合作是種業發展的重要路徑。以開放的姿態迎接全球化新機遇,在逐步開放中建設世界一流產業,這是國際合作的意義,也是中國種業及種子企業“走出去”的關鍵。
中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進口國,全球第二大種子市場,規模超千億元,中國種業的發展,離不開世界種業市場。當下,隨著新一輪種業科技革命興起,國際競爭愈加激烈。發達國家及種業跨國集團憑借成熟高效的現代種業創新體系,不斷拓展全球市場,壟斷趨勢日益加劇。
大會設置國際合作論壇,國際種子聯盟(ISF)、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聯盟(UPOV)、亞太種子協會(APSA)等國際組織單位首次聚首,就種業國際貿易、育種創新等議題展開深入探討,來自荷蘭、巴西、阿根廷、泰國、日本、韓國等國家的有關單位負責人將參會交流。會上還將舉行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海關新聞發布會暨政策解讀會,助力中國種業“走出去”“引進來”。
09 種業資本
在剛剛過去是2024年,中國種業的振興步伐持續向前。大資本加碼,新勢力崛起,企業間投資、并購、重組動作頻頻。
國投種業獲批控股豐樂種業″國家隊″入局,金融資本進場;崖州灣生物育種產業聯盟等多家生物育種聯盟相繼成立;河南種業集團有限公司等省級種業集團陸續掛牌,康農種業、正大種業、深圳豐德康等多家種企沖刺上市掛牌......在規模擴張與資產優化的并行中,行業整合″強者愈強″。
大會將設置“資本賦能種業強芯”圓桌對話,“資本賦能現代農業”圓桌論壇,探討如何通過政府引導基金和稅收優惠政策,吸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種業。
10 未來農業
如今,消費者都想買放心的農產品,這種“放心”包括了解這些蔬菜何時播種、何時收獲、用了哪些農藥,乃至通過視頻的方式去了解這些農產品的生長過程。所以,未來農業或者說智慧農業將少不了可視化這一趨勢。
未來,農業的基本特征包括三方面:綠色-環境友好型,現代-工業化特征,智慧-“大數據+人工智能”。同時,新產品新技術蓬勃興起,無人或少人農場破土而出,大數據建設初見成效,市場主體成為生力軍。
大會設置未來農業高端對接會議暨崖州灣科技城產融高端對話,發布未來農業新質生產力產業報告,共同探討未來農業發展新路徑。
綜上所述,2025中國種子大會暨南繁硅谷論壇將圍繞AI育種、新質生產力、種業科技創新、生物育種產業化、揭榜掛帥、南繁硅谷建設、科企合作、國際合作、種業資本、未來農業等高頻熱詞展開深入討論。這也課題反映了種業發展的前沿趨勢,將為中國種業振興和農業現代化提供重要支撐。
作者 | 農財君
編輯丨農財君
聯系農財君丨18565265490
新時代 新種業
南方農村報丨農財寶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