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2月27日張掖市種子行業協會會議分析全國玉米制種形勢,提出保障張掖玉米制種基地規模和農民收入穩定的建議。2月28日甘肅省種業商會建議張掖市內玉米制種田畝保產值不高于3600元,相比2024年明顯下調;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種子協會針對全國玉米種子供大于求、伊犁玉米制種地多訂單稀有的實際,發布倡議書,提出合理安排生產、慎重簽訂合同、狠練內功、落實轉基因種子生產工作、加強監管、強化玉米制種“五化”建設等建議,強調上游客戶制種玉米訂單成熟品種保底價格不低于3600元/畝,種子單價不低于7.5元/公斤,以應對市場挑戰,促進伊犁種業振興,打造國家級玉米制種基地。
2025年2月27日,張掖市種子行業協會第四屆常務理事會第九次會議召開。會議全面學習貫徹了地企精誠合作、構建良好種業生態、合力打造現代種業發展高地座談會精神,對今年全國玉米種子市場進行了分析,對今年玉米制種形勢進行了研判,在保障張掖玉米制種基地規模和農民收入穩定等方面提出了建議。
會議認為:2月24日召開的地企精誠合作、構建良好種業生態、合力打造現代種業發展高地座談會精神,是近年來我市制種行業召開的一次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影響最好的會議,市委、市政府搭建平臺,企業家暢所欲言,對近年來全市種業發展取得的成效給予了高度肯定,對打造全國現代種業發展高地,企業家充滿信心。
會議認為:全國玉米制種面積自2016年以來一直在230-470萬畝之間波動,2023年、2024年全國玉米制種面積較大,分別為462.5萬畝、428萬畝,全國玉米種子處于供大于求偏重態勢,企業種子庫存積壓加大。根據全國農技中心統計分析數據,2025年大部分制種企業都將壓縮制種面積,全國玉米制種面積預計在300萬畝左右,較2024年減少120萬畝左右;同時,受商品玉米價格持續下降傳導,玉米種子市場波動較大,價格呈明顯下降態勢,必將導致2025年玉米制種基地產值受到不同程度影響。
會議認為:張掖玉米制種基地雖然是全國規模最大、管理最好、質量最優、產能最強、風險最低的國家級雜交玉米種子優勢核心基地,但受全國玉米種業大環境影響,加之新疆伊犁河谷、內蒙古赤峰市、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寧夏青銅峽市等地玉米制種基地不斷擴張,對我市穩定玉米制種基地規模形成挑戰。
會議提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種業發展,積極構建種業良好生態,持續加大基地建設管理,制定支持優勢企業發展壯大若干措施,持續鞏固提升張掖國家級玉米制種基地優勢地位,玉米制種企業要堅定產業發展信心,穩慎考慮企業發展和有效保障制種農戶收益,通過政府、企業、農戶三方精誠合作、共同努力、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積極應對今年市場面臨的挑戰。經常務理事會研究提出:一是玉米制種企業要盡快與基地村提前對接,根據今年全國玉米種業市場形勢,充分考慮企業在張掖長期發展、基地面積的穩定、農民收入保障等因素,積極探索推行技術成熟品種單價結算方式,提高農戶玉米制種投資投勞積極性,通過單產提升提高農民收入,要及早確定單價或畝保產值,確保玉米制種訂單落地落實。二是總部在外企業與總部加強對接,在同等條件下優先保障張掖玉米制種基地訂單,全力支持張掖加力培育全國現代種業發展高地。三是玉米制種企業要積極對接合作方企業,加大張掖扶持政策宣傳力度,為緩解合作方種子積壓帶來的資金壓力,要適當降低委托生產管理費(代繁費)和預付款,確保委托生產訂單落地張掖。四是在張玉米制種企業要加大“張掖玉米種子”品牌宣傳和自主研發品種推廣力度,逐步擴大自有品種制種面積,積極爭取市場需求大,核心競爭力強的優質品種訂單面積。
2月28日,甘肅省種業商會發布關于2025年玉米種子生產相關事項的建議。建議張掖市內玉米制種田畝保產值不高于3600元。
這個數值與2024年3月份張掖市種子行業協會發布的,建議雜交玉米制種核心基地畝保產值不高于4000元,優勢基地不高于3900元,土壤肥力和制種相關條件較弱的適宜基地不高于3800元,新平整基地在同區域基地畝產值的基礎上下調200元。相比2024年,2025年的價格有明顯的下調。而2023年則是玉米種子生產成本最高的一年,張掖玉米制種畝保產值達4200元,綜合成本約5500元/畝。2024年綜合成本雖然下降了,但根據數據顯示,2024年雜交玉米制種面積略有下降,仍然保持供大于求態勢,而且制種需要的化肥、水費、人工依然處于較高的水平。
NEXT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種子協會:針對當前全國玉米種子供大于求,伊犁玉米制種地多訂單稀有的實際,特別是個別制種企業、代繁戶以亂取利,無序競爭“內卷”等現象。為積極構建伊犁玉米制種產業良好有序的生態環境,促進伊犁種業振興全面、可持續。伊犁州種子協會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指導下,組織召開第六屆四次理事會,討論通過了行業《倡議》,動員團結“河谷”種業統一思想、形成共識、精誠合作,有效應對市場面臨的各種風險及挑戰,實現利益共享、合作共贏目標,以向上向好的洪流之勢,發揮伊犁河谷黃金玉米制種帶的區位優勢,奮力打造“國家級玉米制種基地建設。”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種子協會倡議書
伊犁河谷各制種企業:受商品玉米價格持續低迷,玉米種子供遠大于求的影響,玉米制種即將迎來最難的一年。目前,伊犁河谷制種呈現亂報價,無序競爭現象。針對玉米種子積壓、玉米制種面積大幅度縮減的嚴峻形勢,為指導伊犁河谷制種產業健康持續發展,保證種子質量和安全,切實維護農戶和企業利益,經2025年3月9日貫徹兵地企精誠合作、構建良好種業生態、合力打造現代種業發展高地,創建伊犁河谷國家級玉米制種基地座談會,對今年全國玉米種子市場進行了分析和形勢研判。同時,在保障伊犁河谷玉米制種基地規模和農民收入穩定等方面提出了建議,達成了共識,并倡議如下:
一、伊犁玉米制種產業優勢明顯,要堅定企業發展信心,搞好規劃,共謀發展。伊犁州是全國重要的制種玉米基地之一,耕地平整,水土光熱資源豐富,自然資源稟賦得天獨厚,借助國家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東風,制種面積已發展近100萬畝,制種經驗豐富,產出的種子質量產量雙優。這些地方共同構成了伊犁河谷的玉米制種核心區域,選擇在這里制種是有戰略眼光的企業,有實之士的必選。中國種子協會張延秋會長在新疆種子協會會員大會上建議:“以伊犁河谷黃金玉米制種帶為核心區,建設國家級玉米制種基地,首先要搞好規劃”。玉米制種企業要堅定產業發展信心,穩慎考慮企業發展和有效保障制種農戶收益,通過政府引導,建立公司、企業、農戶三方精誠合作、共同努力、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積極應對今年市場面臨的挑戰。必須統一謀劃,統一步調,統一行動,嚴禁任何形式的各自為政,杜絕私下采取不正當手段、損人不利己的短視行為。同時,堅決避免秩序混亂,杜絕自相紛爭、內耗等情況的發生。
二、合理安排生產,慎重簽訂合同。2024年12月,中國種子協會發布《關于規范市場秩序 保證生產質量的倡議》,倡議指出:遵守法律法規、避免惡性競爭、確保種子質量、合理安排生產。面臨種業大重組、大洗牌的嚴峻形勢,生存難以繼續的企業,建議被收購、被淘汰或積極主動關門改行。同時,要積極尋求簽定優質生產訂單,合理安排制種面積,規避市場風險。實在接不到訂單的基地,也不要勉強接一些小品種的訂單,避免出現收不回制種款、種子發不出去的情況。“回歸理性,種回以前的大田作物,或是比較保險的選擇。”目前伊犁種子的質量優于其他基地,為什么伊犁的玉米制種產值價格就應該比其他基地低,為什么伊犁的制種產量比其他基地高出許多,畝產值價格卻低許多,是不是應該有個度的問題,特別是外省轉來的個別企業,少干些低價競爭,擾亂行業的事。伊犁種業的發展環境需要行業同仁,統一認識,共同推進。我們要的是產量高、質量優,若價格產值壓得太低,必將觸底反彈,制種戶為了自身切身利益,在管理上和投入上打折扣或年底扯皮。這是想要的嗎?對于不維護在伊犁河谷玉米制種產業良性健康發展,有意惡意壓價、不公平競爭的,應限制其在伊犁制種面積。
關于畝保產值的問題,上游客戶制種玉米訂單成熟品種保底價格不低于3600元/畝(土地承包費均價1200元左右,畝投入1700元以上,基地直接種植成本2900元,制種戶利潤300元/畝,烘干費運費400元/畝,總直接成本3600元/畝。代繁服務費300-500元每畝,如按500公斤/畝計,單價7.5-8元/公斤,每畝的超產部分利益三方共享共同協商)。種子單價(基地交貨價)不低于7.5元/公斤(不應以高潛力產量直接計算價格,排除風險因素,單產應按該品種高潛力產量至少下調50-100公斤/畝的基礎單產計算價格(如單產500公斤以上的,按500公斤/畝計算價格),新品種第一年制種的設置保底產值,單獨議價。
三、狠練內功,重抓質量產量和信譽。為保障玉米制種產業健康發展,2025年將工作重點放在狠抓內功,增強質量意識,提升技術員專業素養和田管水平、提高種子質量以及保障種子安全上。問技術要效益,問管理要效益,提升伊犁河谷玉米制種的競爭力和話語權。
四、落實好轉基因種子生產工作。按照國家“推動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擴面提速”的指導精神,今年伊犁河谷第一年轉基因制種,嚴格制種隔離要求,避免污染,確保圓滿完成。建議:玉米制種基地外圍隔離區的補償費用由制種基地村社承擔,內部隔離區的補償費用由制種企業承擔。
五、加強監管,凈化制種生產環境。要嚴格審查制種主體的資質及準入門檻,要求在區域從事玉米種子生產經營的企業和代繁戶需具備相應生產資質,嚴禁無證或租借生產經營許可證非法從事生產經營活動;要實施生產備案審查,從事玉米制種的種業企業或代繁公司需在4月1日前向域內種子協會報告相關情況,協會協同主管部門辦理資料備案審查。要加強誠信體系建設,協會每年評定并公布具有合法制種資格的企業名單、授信規模、基地認定情況,調貨結算,制種戶收益,企業形象等。對黑名單企業,失信企業,惡意破環正常經濟秩序企業,限制其生產規模。要強化制種基地管理,由農業農村部門組織建立玉米制種數字化監管平臺,優先保障投資建廠企業和誠信優質企業,在玉米制種核心區的生產面積需求。要嚴格按照伊犁州十五五種業發展規劃和玉米制種基地管理方案落實執行。
六、強化玉米制種“五化”建設,發揮新疆全程機械化制種的特色優勢,力爭打造伊犁河谷制種品牌。為保障農戶根本利益,推動伊犁玉米制種基地 “五化” 建設(全程機械化、生產標準化、水肥一體化、管控智能化、服務社會化);充分發揮伊犁河谷水土光熱豐富,加強政府資源配置與協調,堅決杜絕各種攤派和亂收費,營造公平透明的市場環境;加強政策支持,積極爭取國家和地方政府的扶持資金和政策優惠,為伊犁河谷的玉米制種產業提供強有力的保障;通過技術提升和品牌建設,提高種子種子產量和質量,縮小與其他基地在價格和畝保產值上的差距,并通過差異化競爭增強市場地位;加強監管,促進有序競爭,堅持誠實守信,維護伊犁河谷玉米制種基地的良性健康發展,群策群力,團結一心,共同努力,將伊犁河谷打造成為國家級玉米制種基地,共享發展成果。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種子協會
2025年3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