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北京,中國種子協會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現場暖意融融,全體會員代表和有關領導嘉賓齊聚一堂,共同迎來協會發展新起點,踏上協會發展新征程。
回眸協會第六屆理事會成立以來,在中央社會工作部、農業農村部、民政部、中央和國家機關黨工委的正確指導下,認真履行種子法賦予的使命和“協調、服務、維權、自律”職責,堅持黨建引領,堅持“民主化決策、規范化管理、正規化建設、特色化發展”的工作原則,踔厲奮發,勇毅前行,持續為中國種業振興和農業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中國種子協會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現場
01
時代答卷:與種業脈搏同頻共振
一粒良種重千鈞。全力以赴推進種業振興,是種業人的擔當,更是新時代的命題。
今年3月,全國各地2000多位種業人齊聚海南三亞,為中國種業振興鼓與呼,為南繁硅谷策與謀……2024中國種子(南繁硅谷)大會圓滿閉幕,再次開成了中國種業界的群英大會、博覽大會、共享大會、引領大會、世界種業界的中國大會。

2024中國種子(南繁硅谷)大會于3月17日在海南三亞開幕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我國和世界發展的歷史新方位,錨定把民族種業搞上去的戰略目標,把種源安全提升到關系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考察時強調,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是國家寶貴的農業科研平臺,一定要建成集科研、生產、銷售、科技交流、成果轉化為一體的服務全國的“南繁硅谷”。
2021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中央深改委會議審議通過《種業振興行動方案》,提出了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的種業振興目標。
作為國家級行業協會,中國種子協會始終與民族種業脈搏同頻共振。
1980年12月,中國種子協會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時代氣息應運而生。40多年來,中國種子協會與中國種業共成長,現在已發展成為擁有16個分支機構和1335個會員單位的全國性行業組織。
踐行種子法賦予的神圣使命,堅守“服務政府、服務社會、服務群眾,服務行業”的初心,協會第六屆理事會成立以來,認真履行“協調、服務、維權、自律”職責,得到了有關部門的高度肯定,陸續獲得多項榮譽:
2019年12月,協會榮獲農業農村部授予的“全國農業植物新品種保護先進集體”稱號;
2019年和2020年,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為協會授予扶貧工作出色表現表彰證書;
2021年,協會在民政部開展的社會組織等級評估中兩次獲評為AAAA級社會組織;
2022年6月,協會成為首批納入國家發展改革委體改司“品牌協會成長計劃”名單的國家級協會,中國種子大會被列為品牌建設項目……
02
路徑清晰:服務 自律 規范 創新
種業振興路上,步履鏗鏘,足音回響。
協會第六屆理事會成立以來,在輿論宣傳、誠信建設、維權聚力、平臺打造、咨詢議事和行業自律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效顯著。
——宣傳中國種業,增強民族信心。組織開展新中國成立70年和改革開放40周年種業歷史性成就和貢獻總結等研究;改版升級中國種子協會網、微信公眾號累計發文1700多篇;發布57期《情況交流》,連續三年發布年度“中國種業十件大事”。
——舉辦種子大會,創建服務平臺。自2018年起舉辦中國種子大會;舉辦鮮食玉米、青貯玉米、大豆及其他作物種業會議,助力種業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推進信用建設,強化誠信自律。2017年以來開展了7次種業信用企業評價,累計認定信用企業316家(次)、信用骨干企業169家(次);實行動態監督,累計公告取消18家、降低3家企業的信用等級;開展信用企業研究,形成四次《我國種業信用企業發展報告》;組織企業簽署承諾書,發出誠信自律倡議,打造誠信、健康、和諧、可持續發展的種業發展環境。

中國種子協會舉辦一系列種子行業信用體系建設活動
——協調有關主體,維護會員權益。聯系司法部門和地方政府,積極溝通協調,維護會員權益;協調會員糾紛,避免行業惡性競爭;協調服務國際貿易,為我國種業發展爭取更好的外部環境。
——拓展國際合作,擴大中國影響。成功申辦亞洲種子大會,組織開展國際交流活動,承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農作物種業專區,穩步提升在國際組織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參與疫情防控,擔當社會責任。在新冠疫情期間做好疫情防控,參與保供調度,倡導捐贈救助,實行會費減免,充分扛起社會責任。
——加強隊伍建設,拓展服務功能。本屆分支機構數從11個增至16個,會員從1055個增至1335個;積極開展調研咨詢、報告編撰、獎項評選、研修培訓和團體標準建設等服務。

中國種子協會連續七年成功開展尋找玉米高產品種活動
——堅持黨建引領,發揮保障作用。組織學習黨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開展黨課學習、學習教育、第二批主題教育等活動,持續提高政治理論水平,強化黨性修養,進一步增強工作責任感、使命感。
一樁樁服務協調、一份份調研報告、一個個切實行動、一次次搖旗吶喊……在持久的耕耘中,中國種子協會播下一粒粒種子,不斷生根抽芽,開花結果。
與會代表一致認為,協會第六屆理事會所做工作和取得成效得到了行業內外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認可,在現代種業發展和民族種業振興進程中發揮了獨特作用,凝聚了會員力量,樹立了良好形象。
03
使命必達:為種業振興貢獻力量
切切于心種業情,孜孜以求振興夢。
種業振興行動自2021年全面實施,三年多來,在各方各地協同推動下,我國種業發展蹄疾步穩,取得了一批標志性成果和階段性進展。
比如,由216個農作物制種基地縣、330個畜禽核心育種場和101家水產原良種場組成的良種繁育“國家隊”基本形成,國家級基地供種保障能力由3年前的70%提升到75%以上。目前,我國農作物良種覆蓋率在96%以上,自主選育品種面積占比超過95%,做到了中國糧主要用中國種。
今年是我國種業振興進入“五年見成效”的關鍵之年,今后五年是我國種業振興“十年取得重大突破”的關鍵時期。
與此同時,中國種子協會也迎來了屆末換新,繼往開來的關鍵節點。新形勢下,協會如何更好地服務中國式現代化、服務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這一戰略任務?
會上召開中國種子協會第七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第二屆監事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出中國種子協會第七屆理事會常務理事、第七屆理事會負責人和第二屆監事會監事。選舉張延秋同志為第七屆理事會會長,蔣協新同志為副會長兼秘書長,表決同意李軍民同志為理事會法定代表人,李繼軍同志當選中國種子協會第二屆監事會監事長、謝偉同志當選第二屆監事會副監事長,王玉璽、楊雅生、姜玫和王磊同志為中國種子協會秘書處副秘書長。
張延秋表示,將緊密團結和依靠新一屆理事會、常務理事會及協會領導成員,牢記協會宗旨,不忘會員期待,恪盡職守,勤勉工作,努力開創協會工作新局面,為中國種業振興貢獻智慧和力量。

中國種子協會第七屆理事會會長張延秋
張延秋表示,新一屆理事會面臨著新的時代要求,將承擔起新的時代責任,一是始終對標對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快建設高質量協會,服務中央種業振興行動大局;二是始終關注會員在新時代新征程上遇到的困難和挑戰,更好地服務會員,助力整個會員單位高質量發展;三是始終牢記作為政府和業界的紐帶作用,更好地傾聽業界呼聲,講好中國種業故事,優化種業發展環境;四是始終重視協會自身的建設,努力建設讓農業農村部黨組放心、受業界歡迎、受會員尊敬的協會。
新起點,新征程,新使命。
中國種子協會新一屆理事會將接過奮斗的接力棒,奮力續寫推進民族種業振興的新篇章,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貢獻協會力量!
記者|農財寶典 張植宏
編輯丨農財君
聯系農財君丨18565265490
新時代 新種業
南方農村報丨農財寶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