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推薦閱讀 » 正文

農作物種子質量糾紛原因、解決辦法及預防對策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4-11-19  來源:中國種業  作者:曹曉萍 張其鋼 等  瀏覽次數:1120
 

      種子是特殊的農業生產資料,事關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和農村社會穩定發展。隨著種子市場的全面放開,種子經營主體顯著增加,市場上既有大型龍頭企業,也有數量眾多的中小企業和個體經營者,且從業人員構成復雜多樣。特別是隨著蔬菜產業在云南省陸良縣的發展壯大,也帶來了大量的蔬菜種子(苗)糾紛。做好種子質量糾紛處理工作對于保障種子生產者、經營者和種子使用者的合法權益,確保社會穩定、產業發展、農業用種安全和農民增產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種子糾紛的主要類型及原因分析

      根據近10年來受理調解的農作物種子糾紛統計,非種子質量引發的糾紛占85%,種子質量糾紛占15%。各類糾紛大致可分為以下7類:一是因種子質量不合格引發的糾紛;二是因未審先推引發的糾紛;三是因氣候異常引發的糾紛;四是因種植區域不當引發的糾紛;五是因田間管理不當引發的糾紛;六是因種植節令不當引發的糾紛;七是因市場原因引發的糾紛。

      1.1 種子質量不達標

      隨著種子市場的放開和種子生產經營許可門檻的降低,種子市場競爭激烈,種業企業和經銷商良莠不齊,一些假劣種子流入市場,為農作物種子使用糾紛埋下隱患。

      2019年云南省陸良縣京研快菜種子糾紛案。此案件是李某從王某種子經營門店購買京研快菜100包,分別銷售給菜農何某、張某、周某、楊某等4人,待該批菜快完成一個生產周期時,菜農發現該批菜葉型、葉色、株高等經濟性狀不一致,沒有經濟價值。菜農統一到王某種子經營門店要求賠償,雙方爭執不休,投訴到曲靖陸良縣種子管理站。針對雙方就種子質量各執一詞,難于達成共識的實際。根據菜農申請,種子管理站按照《農作物種子質量糾紛田間現場鑒定辦法》組織專家開展了田間現場鑒定。經鑒定,該批種子純度達不到國家標準,定性為劣質種子。依據鑒定結果,種子經銷商對菜農一一進行了賠償,陸良縣農業農村局依據《種子法》第七十五條對種子經銷商進行了處罰。

      1.2 未審品種盲目推廣

      近年來為搶占種子市場并取得先機,少數種子公司或商販將未經審定(登記)的品種,采取贈送或偷售等形式,違法進行推廣銷售。這些尚未通過審定(登記)的品種,由于沒有通過相應的區域和生產試驗,品種抗性和適應性等得不到保障,甚至會引起減產或絕收。未審先推不僅容易引起種子使用糾紛,也侵犯了農戶的合法權益,更嚴重威脅著當地農業生產安全。

      2023年2月16日文山州廣南縣農業農村和科學技術局接到舉報,發現有人銷售未經審定的迪卡007玉米雜交種。經調查發現,在2023年2月3日至4月2日期間,當事人分別向余某、陸某、王某出售了精包裝農作物種子共計5件,向余某、何某出售了普通包裝農作物種子5件。這些種子均為應當審定但未經審定的品種,銷售金額總計為10900元。當事人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第二十三條第一款的規定。根據該法第七十七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并參照云南省農業行政處罰裁量基準,執法機構于2023年7月5日對當事人作出了沒收違法所得10900元,并處以40000元罰款的行政處罰決定。

      2019年5月云南省曲靖市孫某從科豐種子經營部購種7kg,其中2kg種子標稱品種為贊玉1989,系科豐種子經營部贈送給孫某,待到8月玉米品種贊玉1989田間表現出30%枯萎,其他的不結實或者結實不正常,于是孫某到陸良縣種子管理站進行投訴。接到投訴后,相關技術人員立即到田間進行實地查看,并查閱了種子包裝,發現贊玉1989尚未通過審定,屬于未審先推品種,后經種子管理站調查取證,最后作出了由科豐種子經營部賠償孫某1000元,并按《種子法》第七十七條,給予科豐種子經營部罰款2萬元的處罰。

      1.3 氣候異常

      在農業生產實踐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低溫寡照、高溫、高濕、干旱、雨澇等異常氣候,對農作物的生長發育產生嚴重影響,引起作物不出苗或者出苗較差,生長緩慢或者徒長,成熟偏晚或者提早成熟等異常情況。同時也常常伴隨著病害發生加重、早衰、不結實,減產、品質差等現象,導致農戶經濟損失或達不到預期。這種情況下,農戶往往認為是種子質量原因或者是品種缺陷導致的損失,特別是不同品種年度間表現出不同抗病及抗逆性,更是讓農戶認為同樣的氣候條件,有的品種損失較小,有的品種則大幅減產甚至絕收,一定是由種子質量引起的問題,而種子供應商則會把導致損失的原因全部歸究于氣候,從而產生種子使用糾紛。

      2024年4月曲靖市陸良縣種子管理站接到投訴,李某從某農資店購買的上海青大白菜生長緩慢,部分出現早花現象,種子管理站組織技術人員到田間實地查看,并核查了種子標簽,標簽使用說明標注了上海青適宜生長溫度在18~20°C之間,但種植地區自3月以來每天溫度達22~28°C,以致上海青生長緩慢,部分出現早花現象。因李某受到的損失較大,經種子管理站技術人員協調,由農資店補償李某種子款1000元結案。

      1.4 種植區域不當

      不同作物品種在生長和發育階段對光照、溫度乃至海拔等自然條件的需求各異,部分品種對特定光照條件敏感,而另一些則對溫度要求嚴苛,還有的對海拔有一定需求。這些自然條件直接決定了每種作物適宜的種植區域。因此,在農作物品種審定時,會明確界定其嚴格的適用范圍及對應的生態種植區域,以確保品種在最佳環境條件下種植。若超出適宜種植區,就有可能導致病害加重、產量降低、品質下降,甚至不能正常發育。《農作物種子標簽和使用說明管理辦法》第六條第五款規定,種子標簽應當標注品種種植區域、種子種植節令。生產實踐中,部分種子經營商出于利益驅使或由于缺乏專業知識等原因,盲目引進新品種,只要有客戶上門,不管購種戶實際種植區域是否適宜,只要能促進交易就盲目推介銷售,從而最終導致農戶經濟損失,引發種子使用糾紛,甚至發生群體性上訪事件。

      2018年9月曲靖市陸良縣發生綠盛珍寶豆重大豌豆種子質量上訪案件。此案件系種子經銷商在沒有重視綠盛珍寶豆豌豆種標簽已標注該品種適宜種植區域為福建(平均海拔500m)的情況下,盲目從福建引進該品種7000罐并在海拔1840m的陸良縣境內銷售了6000罐,種植面積達106.7hm²。該品種生長到結莢期時,出現了不結莢的嚴重后果,從而引起了農戶群體上訪,后經陸良縣種子管理站田間實地調查和協調,種植戶、種子經銷商和種子供應商達成協議,由種子經營和供應商共同按種植面積對種植戶補償90余萬元。

      1.5 田間管理不當

      俗話說“三分種七分管”,栽培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一個好品種能否表現出應有的高產、優質等特征特性。而農作物種植田間栽培管理涉及面較廣,如茬口安排、耕作技術、施肥技術、播種時間、播種質量、種植密度、病蟲害防控等綜合因素都會影響作物的生長發育,最終影響到產量和品質。由于目前農業生產面臨著經濟效益普遍偏低、農村勞動力不足、種植技術落后等原因,農戶往往不愿意在栽培管理上進行過多投入,普遍種植較為粗放。部分農戶只管把種子種到田間,之后就很少進行管理,沒有持續跟蹤做好必要的追肥、病蟲草害防控等管理工作,或者施肥、病蟲草害防控等管理措施不當,最終導致作物生長異常,而農戶大多出于趨利避害的心理,往往認為是種子質量有問題,最后導致糾紛的發生。

      1.5.1 農藥使用不當

      由于部分農民綜合素質不高,做不到科學使用農藥,常常在藥劑品種選擇、使用方法、使用劑量和使用時間等方面出現錯誤,導致作物生長發生異常,又自認為是種子質量問題,從而引起種子使用糾紛。例如:2024年曲靖市陸良縣召夸鎮雜交玉米品種大天2430除草劑使用不當引發糾紛,該案件系阿崗鎮一農戶從某農資店購買雜交玉米品種大天2430種植后,在玉米4葉1心時發現整株葉片偏黃,認為是種子質量問題,便找到種子經營戶王某進行理論,引起糾紛。經種子管理站組織相關專家到田間調查,認定屬使用除草劑過量導致,經專家建議,在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碧護噴施后大田玉米逐步恢復正常生長。

      1.5.2 肥料使用不當

      主要是農戶在播種或大田管理時,使用了沒有腐熟的農家肥或者施用氮肥過量而出現燒苗或者導致生長過旺,但農戶一般認為是種子質量不達標引起的,從而引發糾紛。例如:2022年云南省曲靖市陸良縣牛某種植魔芋0.2hm²,25d后該批魔芋種沒有正常出苗,于是牛某到種子管理站投訴,稱周某銷售的魔芋種子有問題,要求賠償損失。后經種子管理站組織專業技術人員調查,出苗不好的主要原因是牛某將沒有腐熟的農家肥覆蓋在魔芋種子上,導致了燒苗。

      1.6 種植節令不當

      一方面是農戶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種植節令意識不強或者是因干旱、持續降雨等客觀原因導致錯過了最佳種植節令,從而影響了作物的正常生長發育;另一方面則是種子經營商責任和服務意識不強,沒有詳細了解品種栽培技術,沒有為購種戶提供好科學的種植指導和風險提醒,最終導致因種植節令不當引發糾紛。例如:2021年10月5日曲靖市陸良縣種子管理站接到投訴,2021年8月張某從王某處購買西蘭花種子20袋,于2021年9月種植,種植25d后出現早花現象,張某認為西蘭花種子屬假種子。種子管理站組織技術人員到田間實地查看,并核查了西蘭花種子使用說明,說明書上標注了該種子應于3月或者7月種植,而張某在9月種植,違背了西蘭花的種植節令。此次糾紛王某沒有告知張某種子的種植節令,存在一定過錯,后經種子管理站技術人員協調,由王某補償張某人民幣2000元結案。

      1.7 市場不景氣

      云南省陸良縣每年蔬菜復種面積達5.4萬hm²以上,產量達200余萬t,產值近100億元。受供需關系、市場價格波動和季節性不同蔬菜品種之間價格差異較大等影響,菜農種植蔬菜面臨著很大的市場風險。根據多年蔬菜種子糾紛處理案例可以看出,當蔬菜市場出現供不應求,菜農效益較好時,種子糾紛案件也會很少;反之,如果蔬菜市場供過于求,市場不景氣,一些菜農就會產生不滿情緒,要么提出品種不好,導致菜賣不出去,要么提出經銷商拿錯了品種,導致種植出的蔬菜市場價格低或者是賣不出去,要求經銷商進行賠償,從而引起糾紛。例如:2022年11月15日陳某到曲靖市陸良縣種子管理站投訴,在孫某種子經營部買到假德高117白菜種子,導致種植的2.67hm²白菜賣不出去。接到投訴后,種子管理站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到田間實地查看,并到孫某種子經營部查看銷貨臺賬,臺賬顯示2022年8月20日陳某從孫某種子經營部購大地CR黃金寶菜種10包,于9月14日播種,11月5日蔬菜老板到田里購菜時,提及陳某大田種植的白菜不是德高117品種,市場價低,幾乎賣不出去(后經多方調查取證,當時德高117市場價高,而大地CR黃金寶市場價低),菜農產生了不滿情緒,于是陳某投訴到種子管理部門。

      2 種子質量糾紛的解決辦法

      種子使用糾紛的妥善處置事關農戶和種子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同時對社會和諧穩定、產業發展、糧食生產安全等也具有重要意義。行業管理部門接到種子使用糾紛投訴時,首先應立即組建由農業行政綜合執法大隊與種子管理站成員為主的聯合調查處置組,成員應盡量涵蓋種子、土肥、栽培、植保等專業技術成員,以及有執法資格的執法人員。按照分工協作的原則,執法人員重點就種子經營戶的經營主體合法性、品種審定(登記)情況、種子標簽和使用說明、種子經營備案情況、種子生產經營臺賬、銷售行為合法性等進行調查,而專業技術人員則重點深入田間,從種子質量、栽培管理措施、種植節令、種植區域、氣候原因等方面進行專業調查,查明造成損失的具體原因,最后根據綜合調查結果依法分類進行妥善處置解決。

      2.1 因種子質量引發糾紛的解決辦法

      一方面要求種子生產者或者出售種子的經營者根據《種子法》第五章第四十五條之規定,賠償用種戶包括購種價款、可得利益損失和其他損失;另一方面針對種子生產者或者出售種子的經營者的違法行為依法給予相應的行政處罰。

      2.2 非種子質量引發糾紛的解決辦法

      此類糾紛發生時,主要采取用種戶與種子生產經營者自行協商解決或由行業主管部門、基層組織等牽頭協調解決的辦法。行業主管部門居中協調時,應客觀公正向雙方闡明導致損失的真實原因,依法保障雙方的合法權益。協商調解的結果應當以書面形式固定下來,由雙方簽字認可,行業主管部門監督執行,避免故意拖延不執行或反悔,進一步激化矛盾糾紛。

      2.3 開展田間現場鑒定

      對于雙方當事人對造成事故的原因或損失程度存在分歧,符合田間現場鑒定條件,且事故當事人申請提出進行田間鑒定的,種子管理部門應當根據《農作物種子質量糾紛田間現場鑒定辦法》的規定,組織專家開展田間鑒定,查明事故原因,并確定損失程度,依法維護種子經營者和用種農戶的合法權益。

      3 預防種子質量糾紛的對策

      3.1 加強種子生產基地和銷售市場監管

      3.1.1 加強種子生產基地監管

      云南省陸良縣是國家級雜交玉米制種大縣,從源頭上加強生產基地監管,確保種子質量,既是種子管理部門的職責,也對種業安全具有重要意義。云南省陸良縣種子管理部門每年都采用日常監管和專項檢查相結合的方式,從種子生產企業備案、隔離處理、除雜、去雄、砍父本、種子收購、抽樣檢測等環節進行全過程質量監控。通過嚴格實施基地質量監管,使種子質量逐步提高,從源頭上杜絕了假冒偽劣種子流入市場,減少種子糾紛的發生。

      3.1.2 加強種子銷售市場監管

      依法依規做好種子市場清查和專項整治,對零散銷售網點等進行全面檢查,重點檢查經營主體的合法性、銷售行為合法性、標簽和使用說明合規性,嚴厲打擊“三無”(無生產經營許可證、無固定加工場所、無合法品種)不法商販的生產經營行為,堅決杜絕假冒偽劣種子流入市場,規范種子經營行為,營造良好購種環境,確保農戶能買到合格種子,防止糾紛發生。

      3.2 加強宣傳培訓

      通過分析種子使用糾紛產生原因可以看出,不論是種子經營者還是農戶都存在著對種子相關法律法規不熟悉、依法依規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意識不強、對種子相關專業知識掌握不足、科學栽培管理水平較差等問題。因此,加強種子相關法律法規和科學種植管理的宣傳培訓對預防種子糾紛的發生意義重大。對種子經營者應重點從《種子法》及配套規章、種子備案、檔案建立、種子質量等方面加強培訓,增強其依法規范經營意識和服務指導種子使用水平;對農戶應重點從購買種子渠道、種子標簽標識解讀、科學栽培管理等方面加強宣傳培訓,減少因選購或使用管理不當造成的損失,從而避免糾紛的發生。

      3.3 規范建立健全檔案

      針對種子糾紛發生時常面臨的無法追溯種子來源、產地、數量、質量、銷售去向、銷售日期和有關責任人員等信息,嚴重影響著相關調查處置的開展等實際,要求種子生產經營者規范建立健全種子生產經營檔案,對糾紛處置和依法保障雙方合法權益均具有重要意義。

      3.4 探索開展市場銷售品種鑒定種植

      種子管理部門可結合種子市場質量抽檢工作和新品種試驗示范工作探索開展市場主推品種的田間種植鑒定,一方面可全面了解掌握市場主推品種的田間實際表現,另一方面可以為可能出現的種子糾紛提供種植現場依據。(參考文獻略)

      ?本文來自《農作物種子質量糾紛原因、解決辦法及預防對策》

      ?作者:曹曉萍,張其鋼,燕林祥

      ?單位:云南省陸良縣種子管理站;云南省羅平縣種子管理站

      ?刊于《中國種業》2024年第11期44-47頁 轉載請注明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