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開通綠色通道試驗(育繁推一體化企業自主開展試驗)和聯合體試驗(企業、科研單位聯合自行開展試驗)以來,有效縮短了品種審定試驗時間,加快了育種成果轉化,但也出現了品種試驗不規范、數據不真實等問題。2024年以來,嚴格品種管理工作具體要求及措施:
2024年5月20日,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召開國家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綠色通道和聯合體試驗專項整治進展通報視頻會,通報2022年8月啟動專項整治以來工作進展情況(先后發現并依法依規查處問題試驗主體139個次,其中綠色通道試驗35個次、聯合體試驗104個次),強調要嚴格審定標準,合理提高審定門檻;規范品種試驗,強化各渠道試驗監督管理;完善管理制度,盡快出臺主要農作物品種試驗管理辦法;加強展示示范,加快優良品種推廣應用;強化部省協同,切實提高審定品種質量和服務水平。
2024年9月28日,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在江蘇徐州召開全國嚴格品種管理工作推進會,總結種業振興行動實施以來嚴格品種審定和登記管理、加強植物新品種保護工作進展成效,交流典型經驗做法,研究安排常態化推進品種審定綠色通道、聯合體試驗(以下簡稱“兩個通道”)整治和“仿種子”清理等工作。會議強調:強化品種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堅持破立并舉、先立后破,加快優化完善品種審定標準和試驗方案,建立健全品種審定“兩個通道”整治和“仿種子”清理常態化工作機制,加強品種來源和選育報告真實性核查,推進品種DNA指紋庫建設,加大品種撤銷清理力度。加強植物新品種保護制度和支撐體系建設,持續強化品種權全鏈條高水平、高質量保護,不斷提升品種權創造和運用能力。健全品種審定、登記與新品種保護銜接機制,實現標準樣品統一、試驗數據互通、管理信息共享,加快提高品種管理質量水平。加強新品種展示評價和示范推介,加快優良新品種推廣應用,筑牢國家糧食安全的品種根基。
2024年10月9日,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關于常態化推進品種審定綠色通道、聯合體試驗整治和“仿種子”清理、嚴格自主DUS測試管理、規范品種命名管理、加強品種標準樣品管理的通知,強調嚴格品種管理新要求。
2024年10月30日,在福州市舉行的第二十一屆全國種子雙交會信息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就嚴格品種管理工作具體要求和措施進行發布:
品種管理工作的最新進展
圍繞農業生產緊迫需求,堅持問題導向和系統觀念,完善品種管理制度,規范品種試驗,提高審定標準,強化展示推薦,暢通退出機制,把嚴格管理保護創新貫穿品種選育推廣的全過程各環節,加快建立品種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夯實糧油大面積單產提升的品種支撐。
一是完善品種管理法規制度。從源頭提升品種管理水平,貫徹實施新修改種子法,配合司法部修改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強化植物新品種保護,組織修訂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辦法和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辦法,提高聯合體試驗準入門檻,強化DNA分子檢測技術應用,制定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章程,優化工作流程,強化回避保密等廉政風險防控,嚴格依法科學公正地開展品種審定,強化部省協同,印發全國品種審定工作一張表,建立持續跟進跟蹤調度,更新銷號機制,切實提高審定品種的質量和服務水平。

二是嚴格品種試驗管理,把好品種篩選的第一關。聚焦農業生產實際需求,不斷優化完善品種試驗技術方案,強化品種耐密植、抗病抗逆等特性鑒定,對品種測試機構定期開展測試能力的驗證和參試品種抽樣復核,確保品種具備特異性、一致性和穩定性。推進兩個通道專項整治轉向常態化,依法處理不合格試驗主體和不真實的數據結果。2022年以來,先后依法查處問題試驗主體139個次,分別采取了試驗主體清退、數據作廢,限期整改等措施,有效地推動了試驗質量水平的提升,確保了試驗結果的準確可靠。

三是修訂品種審定標準,適度提高品種準入門檻。圍繞適應穩產保供戰略性需求,當前生產的緊迫需求和未來發展的前瞻性需求的鮮明導向,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先后修訂發布了國家水稻、玉米、大豆品種審定標準,目前正在推進修訂小麥、棉花品種審定標準,重點提高品種產量、品質、抗病抗逆性和DNA分子指紋差異位點等指標要求,引導培育突破性新品種,推動地方及時修訂省級品種審定標準,同步提高品種準準入門檻,向業界傳遞從嚴要求的明確信號。近兩年,國審品種數量分別下降了17%和4%,全國審定品種數量從2023年開始回落,品種選育水平不斷提升。


四是開展品種展示評價。分類推薦、優良品種推廣,建立健全全國品種展示評價網絡,涵蓋糧、源、油、糖、蔬菜、瓜果等作物,每年展示示范的品種超過1萬個次,輻射帶動主產區及農戶看禾選種。從2023年開始,農業農村部編制發布了國家農作物優良品種推廣目錄,按照骨干型、成長型、苗頭型和特專型4種類型,分類遴選,推薦水稻、小麥、玉米、大豆、油菜、花生、馬鈴薯等10種作物,241個優良品種,推出了較為完整依次推進的品種推廣梯隊。廣西、山東、吉林等地也結合本地實際,相繼發布了省級優良品種推廣目錄,更好地指導農民科學選種用種,加快推動品種更新換代。

五是暢通品種退出渠道,打破品種推廣終身制。對生產上長期沒有推廣面積,種性明顯退化或有嚴重缺陷的品種,以品種展示評價結果為依據,加強種植風險評估和問題品種撤銷,先后撤銷水稻、小麥、玉米、大豆、棉花等主要農作物品種7700多個,針對部分登記申請者不講誠信、仿冒或套用他人品種等問題,開展了非主要農作物的仿種專項清理,累計撤銷登記品種2053個,市場的凈化效果非常明顯,及時回應了業界訴求和社會關切,維護了保護創新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


全面嚴格品種管理的下一步工作安排
在工作思路上,緊緊地圍繞生產需求,服務創新需要,聚焦品種質量提升,堅持著眼長遠,長短結合,專項整治與制度建設并行,破立并舉,先立后破,著力解決行業反應的強烈問題和生產上的突出問題,加快提高品種管理質量,筑牢國家糧食安全的品種根基。在嚴格品種審定管理方面,圍繞深化兩個通道試驗整治,重點推進三項工作。
品種審定工作方面。一是建立健全品種審定兩個通道試驗常態化整治工作機制。繼續從規范試驗主體管理,嚴格試驗方案審查,加強試驗質量檢查,依法處理不合格試驗主體等方面發力,把好品種試驗質量關、市場準入關;二是加強品種選育報告的真實性核查,保證品種來源、選育單位、育種方法、特征特性、選育單位等信息真實準確。對存在故意隱瞞、弄虛作假等行為,一經核實要依法依規處理。三是推動整治范圍向省級延伸,各省要同步開展省級審定的兩個通道試驗整治,對存在實驗不規范,數據不真實,整改不到位等問題,依法依規嚴肅處理,切實提高品種試驗管理和質量水平。

在嚴格品種登記管理方面。圍繞仿種子專項清理,重點在三個方面持續發力。一是建立健全農作物仿種子常態化清理工作機制,扎實推進黃瓜、西瓜、甜瓜和番茄登記的品種清理,抓緊啟動油菜、辣椒、馬鈴薯等登記品種清理。對不具備DNA微分子位點差異的品種,要依法撤銷登記。二是加快登記作物的品種DNA指紋庫建設,按照成熟一個實施一個的原則,逐步擴大清理整治的范圍,從源頭強化登記仿種子清理。三是省級農業農村部門要加強登記的受理審查,嚴格審核品種選育報告和試驗檔案,及時組織申請者全面自查,主動作為,了解情況,必要時開展符合性驗證,對在申請登記的過程中有欺騙賄賂等不正當行為和存在品種名稱、申請文件、種子樣品不實的,一經核實將依法嚴肅處理。
在加大植物新品種保護方面。一是加快修訂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及實施細則等配套規章辦法,全面落實新修改種子法規定。二是開展種業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提升行動,在確權、用權、物權維權上下功夫,持續強化品種全全鏈條、高水平高質量保護。三是推動實質性派生品種制度落地實施,做好實施的準備工作。
此外,近期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印發了關于常態化推進品種審定綠色通道,聯合體試驗整治和仿種子清理的通知。從深化兩個通道試驗專項整治、加快防種子專項清理、嚴格自主DUS測試管理、規范品種命名管理、加強品種標準樣品管理等5個方面,明確了嚴格品種管理的具體要求和措施,同時啟動開展DUS測試專項整治和品種名稱的專項清理兩項具體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