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西寧湟中區
示范推廣馬鈴薯高產高效栽培技術
日前,青海省西寧市湟中區攔隆口鎮民族村馬鈴薯綠色高產高效示范田測產單產近1.2萬斤。據介紹,示范田屬中位水地,示范面積60畝,示范品種為“青薯10號”,采用機械起壟覆膜種植,以及“蠶豆+”輪作模式、脫毒優質種薯、藥劑拌種、增施有機肥等關鍵高產栽培技術措施。
在試驗田采挖現場,拖拉機駛過后,地面上鋪滿了密密麻麻的馬鈴薯,個大圓潤、品相上乘。拉沙種養殖合作社負責人羅生云提著成串的馬鈴薯植株笑得合不攏嘴。羅生云說:“我們這塊馬鈴薯田的豐收得益于馬鈴薯優質的種薯、專家們精湛的農技指導,更離不開合作社員工細心的田間管理。”
湟中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胡建焜介紹:“近日我們邀請省級專家到民族村的馬鈴薯綠色高產高效示范田進行田間測產,產量達到了1.18萬斤以上。這一高產的結果驗證了馬鈴薯綠色高產高效綜合栽培技術在該地區的適應性,后期我們將進一步總結經驗,進行大面積推廣,為全區馬鈴薯提質增效貢獻力量。”
近年來,湟中區圍繞綠色、高產、高效主題,整建制推進馬鈴薯節水增糧綠色高產高效12.4萬畝,重點打造百畝田40個、千畝方10個、萬畝片1個,輻射帶動全區10萬畝馬鈴薯實現綠色高產高效生產。通過示范推廣區域化、標準化的綠色高產高效可持續技術模式,加快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的轉化應用,使百畝田、千畝方良種覆蓋率100%,全程機械化率7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