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助力河北省鹽堿地綜合生產力提升,河北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雜糧雜豆創新團隊依托學科優勢,積極與旱堿麥創新團隊合作開發出適合冀東鹽堿地的旱堿麥、夏高粱周年高產增收新模式。日前,高粱測產完畢后,經過綜合測算,每畝中度鹽堿田周年增產糧食261.8公斤以上,節本增收388.1元以上。
據悉,旱堿麥與夏高粱的周年高產增收技術是一項針對鹽堿地農田的綜合創新技術,旨在提高鹽堿地的生產力和農作物產量,對于提升鹽堿地周年生產力具有重要意義。2023年至2024年,該創新團隊與黃驊市農業農村局一起,在呂橋鎮孫正莊村的200畝中度鹽堿田旱堿麥-夏高粱基地,引入了耐旱小麥品種滄麥6002和耐鹽高粱品種冀釀4號,采用了精量播種技術和全程機械化耕、種、管、收的作業模式。在種植過程中,旱堿麥每畝施用復合肥25千克、尿素10千克,高粱每畝施用復合肥30千克,每季作物均配施20千克新型生物酶制劑,并在拔節期、孕穗期和灌漿前期分別噴施復酶懸浮劑葉面肥。今年6月份的旱堿麥實收測產結果顯示,畝產量達到了351.6公斤,相較于對照區增產了134.7公斤,增產率為38.31%,節本增收204.5元。同年10月的高粱測產結果顯示,畝產量達到了518.1公斤,相較于對照田增產了127.1公斤,增產率為32.49%,節本增收183.6元。
綜合測算,應用新技術,每畝中度鹽堿田周年增產糧食261.8公斤以上,節本增收388.1元以上。旱堿麥、夏高粱周年高產增收技術在鹽堿地上的增產效果十分顯著,成功實現了中度鹽堿田周年高產、節肥、增收的目標,為鹽堿地綜合生產力的提升探索了一條新途徑。
另外,河北省雜糧雜豆創新團隊還針對鹽堿土特點,與肥料企業共同研發出鹽堿土改良效果優良的專用生物肥料,該肥料是通過提取蚯蚓的核心活性成分,科學融合復合益生酶系與養分,形成了一種可部分替代化肥、顯著提升鹽堿土壤質量和生產力的新型生物酶制劑,該生物酶制劑還具備“生物刺激素”的特性,能有效增強作物的抗鹽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