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國種子協會、湖南省種子協會指導,懷化職業技術學院、懷化市農業科學研究院主辦的首屆安江雜交水稻大會在湖南懷化召開。大會旨在貫徹落實湖南“三高四新”發展戰略,擦亮雜交水稻發源地“安江名片”,展示雜交水稻的發展成就。
大會圍繞水稻雜交育種、種業新質生產力等重點議題,舉辦了開幕式、主旨報告會、專題報告會、座談交流等環節,并開展品種評選、好米品鑒、參觀考察等系列活動。來自水稻界權威院士專家,全產業鏈上下游相關單位、企業代表200余人參會。
報告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萬建民,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鄧華鳳,美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院長鄧興旺等9位院士專家,圍繞水稻種質資源收集保護及利用、雜交水稻育種技術、再生稻發展、大米加工品質要求、國際貿易等作主旨報告及專題報告。
與會專家認為,水稻良種攻關是國家糧食安全的保證。要將傳統育種技術與現代分子育種技術相融合,優化研發、推廣、應用一體化要素的創新性配置,讓中國的雜交水稻繼續在全球農業領域保持領先地位,繼續發揮巨大的作用,為中國乃至全球糧食安全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50多年來,雜交稻育種取得了一系列豐碩成果,為保障糧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貢獻,會上發布“十大雜交水稻榮譽品種”,汕優63、汕優64、威優64、岡優22、D優63、Ⅱ優838、兩優培九、汕優46、汕優6號、金優207獲殊榮。
為進一步推動政產學研協作,大會開幕式上進行多輪合作項目簽約,懷化市人民政府、懷化市農業農村局及多個縣市區與科研育種研究院、種業企業等簽訂合作項目。
據悉,湖南懷化作為世界雜交水稻發源地、全國雜交水稻制種基地市,曾是袁隆平院士長期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其間,袁隆平院士帶領團隊研發雜交水稻,為解決人類糧食短缺問題作出了杰出貢獻。近年來,懷化市充分發揮種質資源優勢,加快實施“引進來”和“走出去”行動,著力打造“國際種業之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