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推薦閱讀 » 正文

多起假種子案曝光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4-10-02  來源:農財網種業寶典  瀏覽次數:982
 

      東北某犯罪嫌疑人銷售假種子,造成49名農戶19538.28畝水稻絕產,損失2500余萬元,最終被判有期徒刑十三年六個月并處罰金。該案是目前已知全國造成損失最大、絕產畝數最多的生產、銷售假種子案,入選公安部公布的全國危害糧食安全犯罪典型案例。

      安徽某種業公司制種合作方鄧某某等4人違反保密協議,私自截留稻種親本并非法組織種植,將產出的稻種交由另一家公司更換品牌包裝后對外銷售。最終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二個月至十個月不等。

      云南一公司以每公斤19元的低價買來零散種子,私自打上某知名品牌的包裝后,以每公斤50元的價格批發出售終。最終因侵害植物新品種權被判賠40.5萬元。

      近期,又有多起種子案曝光,一起來看看!

      01

      全國最大假種子案曝光

      購買假種子分包,冒充熱銷品牌稻種

      2023年12月,黑龍江省綏化市公安局北林分局食藥環偵大隊依據農業農村局通報線索成功偵破一起生產、銷售偽劣種子案,抓獲犯罪嫌疑人4名。

      經查,犯罪嫌疑人劉某某購買假種子,經加工處理后,另行灌裝成袋,冒充成熱銷品牌的水稻種子向農戶銷售。經測產測繪,共造成49名農戶19538.28畝地絕產、損失金額2500余萬元。

      2024年6月,綏化市北林區人民法院對劉某某作出一審判決,以生產、銷售偽劣種子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三年六個月并處罰金。

      此案是目前已知全國造成損失最大、絕產畝數最多的生產、銷售假種子案。9月22日,公安部在食藥環局公眾號公布了全國6起危害糧食安全犯罪典型案例,上述劉某某等人制售偽劣水稻種子案位列其中。

      近年來,全國公安機關持續組織開展“昆侖”“金風”等專項行動,依法嚴厲打擊非法占用農用地、私挖濫采黑土泥炭、制售假劣農資等涉農違法犯罪活動,切實保障了國家糧食安全。截至8月,共立案偵辦非法占用農用地、制售假劣種子等農業投入品犯罪案件4400余起,涉及耕地2.9萬余畝,取得積極成效。

      02

      一起涉種商業秘密案曝光

      違反保密協議,截留親本非法制種并出售

      在公安部公布的上述6起案例中,涉及種業的有2起,除了劉某某等人制售偽劣水稻種子案,另一起為安徽合肥鄧某某等人侵犯知名種業企業商業秘密案。

      2022年4月,根據權利人企業舉報線索,合肥市公安機關偵破一起侵犯種業商業秘密案,抓獲犯罪嫌疑人5名,查獲侵權稻種6噸。

      經查,安徽某種業公司制種合作方鄧某某等人違反保密協議,私自截留稻種親本并非法組織種植,將產出的稻種交由另一家公司更換品牌包裝后對外銷售。

      2024年9月,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民法院分別判處鄧某某等4人有期徒刑一年二個月至十個月不等。

      03

      一侵害植物新品種權案曝光

      生產銷售假種子被判賠40萬元

      云南昆明某公司在未取得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的情況下,以每公斤19元的低價買來零散種子,私自打上某知名品牌的包裝后,以每公斤50元的價格批發出售。

      在未經植物新品種權人的許可情況下,雇傭工人包裝生產河北某公司擁有的“萬糯2000”品種權的特用玉米種子,當場被執法部門查獲。

      河北某公司以侵害植物新品種權為由,將昆明某公司告上法院,索賠42萬元。最近,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河北某公司獲賠40.5萬元。

      生產銷售假冒種子被查

      2012年6月11日,河北某公司向農業農村部申請名為“萬糯2000”的玉米新品種權,2015年11月1日得到授權,保護期限為15年。河北某公司調查發現,昆明某公司在其經營場所內存在假冒河北某公司植物品種的行為。2021年4月13日,昆明市農業農村局對昆明某公司經營場所開展檢查時,發現該公司有生產經營種子的行為,但不能提供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

      執法部門查明:昆明某公司生產經營5種種子,現場檢查扣押物品包含“萬糯2000”玉米種子134袋,標稱生產廠家“北京糯玉米繁育研究中心”,生產日期“2021年1月30日”,規格“200克/袋”。根據昆明某公司陳述該種子為其自行分裝,銷售單價10元/袋,已銷售70袋。在現場檢查過程中,執法人員還發現封口機、自動包裝機、電腦智能分裝機、電子秤各一臺,“萬糯2000”空包裝袋98個。昆明市農業農村局認為昆明某公司未取得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生產經營種子、未經植物新品種權人的許可而生產經營種子、未按規定建立、保存種子生產經營檔案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遂作出沒收涉案種子和違法所得及罰款的處罰決定。

      一審被判賠償10萬元

      2022年4月21日,河北某公司以侵害植物新品種權為由,將昆明某公司告上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主張以20萬元經濟損失為計算基數,按照計算基數的一倍主張懲罰性賠償,一共索賠42萬元。一審法院認為:根據種子法規定,植物新品種權所有人對其授權品種享有排他的獨占權。一審法院根據侵權的性質、期間、后果及權利人調查、制止侵權所支付的合理費用等因素,酌定損失賠償款及維權支出的合理費用共計10萬元。經審查,涉案相關情節不符合也不具備懲罰性賠償制度的適用條件,故對河北某公司訴請的懲罰性賠償金20萬元不予支持。

      2022年8月23日,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昆明某公司賠償河北某公司經濟損失及為維權支出的合理費用10萬元,駁回原告河北某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

      終審被判賠償40萬元

      河北某公司不服一審判決,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訴。上訴稱:昆明某公司在行政案件中自述的數量,不能作為計算侵權獲利的有效基礎數據,明顯違背事實與法律。通過推算,昆明某公司的侵權獲利至少為20萬元,一審法院酌定10萬元的賠償金額明顯與事實不符。一審法院作出的“涉案相關情節不符合也不具備懲罰性賠償制度的適用條件”的事實認定錯誤,昆明某公司的侵權行為屬于應當適用懲罰性賠償的情形,一審法院認定事實存在瑕疵,適用法律存在錯誤。

      2022年12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此案。昆明某公司二審辯稱:在案證據均能證明昆明某公司實際銷售的侵權種子數量、銷售單價、獲利金額。河北某公司只是推測昆明某公司的獲利金額和被訴侵權種子的數量,其維權支出也沒有任何依據。二審另查明:昆明某公司未取得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被訴侵權種子包裝標注的“北京糯玉米繁育研究中心”主體并非真實存在,二審未查詢到包裝袋標注的種子經營許可證號、種子生產許可證號等相關信息。

      二審法院認為,根據審理查明的事實,昆明某公司在涉案行政執法程序中被查處的種子除了涉案“萬糯2000”品種外,還有其他品種以及其他散裝種子。昆明某公司生產、銷售上述種子均屬于未取得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從事的經營行為。而且,昆明某公司在不具有銷售分裝種子資質的情況下從事種子的分裝、散裝的經營行為,明顯違反種子法關于生產經營許可的相關規定,昆明某公司侵害“萬糯2000”品種權的行為故意明顯,情節嚴重。

      二審法院綜合考量昆明某公司的主觀惡意、侵權手段、侵權行為的持續時間、地域范圍、規模、后果、侵權人在訴訟中的行為等因素,確定本案的懲罰性賠償基數為142066.8元。在此基礎上確定二倍的懲罰性賠償倍數,據此計算,補償性賠償加懲罰性賠償合計賠償金額超過40萬元。河北某公司在本案主張的賠償總額為40萬元,法院對此予以全額支持。酌情確定本案維權合理開支為5000元。

      今年6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對此案作出終審判決:撤銷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昆明某公司賠償河北某公司經濟損失及為維權支出的合理費用共計405000元。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