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5日—27日,由“一麥眾承”交流群主辦,淄博禾豐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辦,河北眾人信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贊助的2024年“一麥眾承”小麥種質資源交流暨育種研討會在淄博市成功舉辦。會議由山東省農業科學院曹新有研究員和安徽農業大學馬傳喜教授共同主持!

小麥作為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其種質資源的創新與利用直接關系到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此次研討會的成功舉辦,匯集了農業科技工作者智慧,為提升農業競爭力,推動我國小麥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麥眾承”交流群陳紅敏老師在研討會致辭中介紹,一麥眾承自2022年成立以來,已分享育種經驗和心得文章956篇,交流了662份種質資源,并進行了多種病害及抗性鑒定和數據分享。交流群與洛陽市農科院合作建立了一麥眾承種質資源庫,可長久保存利用。同時還建立了一麥眾鑒平臺,對新品系進入正式試驗前進行鑒定,為新品種試驗提供依據。依托河南德研品種農業資源開發中心、河南省聯合產權交易集團、海南國際知識產權交易所三家單位,建立了一麥眾承品種交易平臺,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她說,這些成效的取得和具體措施的落實,使得一麥眾承交流平臺真正實現從技術交流到資源利用,從品系鑒定到品種轉化的長鏈條延伸,深入的為小麥行業發展助力。

會上,專家圍繞知識產權保護、小麥育種行業現狀、小麥種質資源的創新與利用、關鍵技術及突破和小麥產業強鏈延鏈補鏈等進行了深入地探討和交流。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唐浩處長做《實質性派生品種制度建立與實施》的報告,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韓瑞璽副處長做《分子技術在品種及實質性派生品種鑒定中的應用》的報告,中國農業大學倪中福教授做《小麥遺傳改良與產業需求》的報告,北京市農林科學院龐斌雙研究員做《DNA指紋技術在小麥品種質控及管理中的應用》的報告,安徽農業大學馬傳喜教授做《關于小麥品種選育策略的思考》的報告,山東農業大學田紀春教授做《功能小麥種質創新及應用》的報告,石家莊市農科院郭進考研究員做《冬小麥溫、熱帶異地選種總結報告》,河南農業大學王道文教授做《重塑小麥面筋蛋白組成的意義與實踐》的報告,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周桂英研究員做《小麥品質評價》的報告,北京糧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張穎高級工程師做《國內面粉市場對小麥品質的需求》的報告,山東舜豐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趙開軍研發總監做《基于基因編輯技術的生物育種》的報告,洛陽市農科院高海濤研究員做《洛麥系列品種選育策略及成效》的報告,徐州農科院劉東濤研究員做《徐麥系列小麥育種實踐與思考》的報告,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廖祥政研究員做《小麥冬春雜交與穿梭育種》的報告。

會議還特別安排了育種經驗分享環節。殷貴鴻、李偉、王世杰、王林生等26位資深育種專家,結合自身多年實踐經驗,就小麥育種中關鍵技術、難點問題及解決策略進行精彩分享。承辦單位淄博禾豐種業朱俊科、贊助單位河北眾人信李海平分別對公司發展歷程、經營理念做精彩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