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35斗 ,作者伍昱柯
來源 | 新華社等
截至2月23日,有6家上市種業公司發布了 2023 年的年度業績預告。這些企業的營收利潤如何?市值排名有何變化?2023 年有哪些重點布局?本文將一一回答。
2024年的一號文件提出:要加快推進種業振興活動,加大種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選育推廣自主優良品種。此外,早在2023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也將“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作為重點工作單項列出,釋放出了“重農興種”的強烈信號,種業發展穩中向好。
35斗根據公開信息統計,下列6家上市種業公司2023年的業績利潤整體向好。荃銀高科、敦煌種業、秋樂種業持續盈利,隆平高科扭虧為盈。神農科技和新賽股份持續虧損,但都較上年同期相比減少了虧損。按扣非后歸母凈利潤計算,六家公司總的盈利額為4.72億元。

表1:6家上市種企2023年業績
持續盈利的三家企業中,荃銀高科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最高,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了27.92%。2023年,荃銀高科研發創新成效顯著,品種綜合性狀突出。同時荃銀高科加大市場開發力度,報告期內種子的銷售額超過2億公斤,其中玉米種子銷量同比增長20%,水稻種子銷量同比增長17%。
秋樂種業凈利潤同比增長28.27%。玉米種子銷量和銷售價格都有顯著增長;小麥種子銷量突破了5000萬斤,銷售收入突破了1.3億元,銷量與銷售價格均有所提升。在營收占比上,各類產品的收入占比總體保持穩定。秋樂種業預計2024年產品結構總體保持穩定,公司綜合毛利率不會有顯著的變化。但近年來,秋樂種業研發出的秋樂368、秋樂618等暢銷品種的銷售收入占玉米種子的銷售收入比例呈上升趨勢,有利于公司綜合毛利率的提升。
敦煌種業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雖然只有3500萬,但同比增長達到驚人的405.52%。2023年,敦煌種業積極擴大了制種面積,加大了優勢品種的生產銷售力度,促進營業業績有效提升。
隆平高科在2023年實現了扭虧為盈,主要原因是收購隆平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后將其納入公司合并報表范圍。同時,公司自主研發能力不斷提升,玉米種子和水稻種子的營業收入對比上年同期大幅增長。此外,隆平高科主動開展外匯風險管理工作,用人民幣置換全部美元貸款,使得外匯損失對比上年同期減少約1.23億元。
2023年,神農科技公司的產品營業收入和毛利額未發生重大的變化,但比上期虧損相較減少的原因是上期其子公司海南保亭南繁種業高技術產業基地有限公司由于受執法機構拆除沒收建筑物等重大因素的影響導致資產減值損失2,665.09萬元。
新賽股份公司較上年同期相比減少虧損,因為本期皮棉銷售市場相對穩定,并且其子公司可利物流毛利率較上期增長。
伴隨著企業業績預告的發布,相關上市公司的總市值也發生了變化。截至2024年2月22日,具體排名如下:

表2:上市種企總市值排名
最新市值排名中,隆平高科仍是行業龍頭,總市值179.24億遙遙領先,排名第一。同時,敦煌種業表示未來公司管理層將會重視市值的管理工作,進一步舉措將會具體公告。
2024年2月19號發布的農業農村部一號文件其中涉及農作物種業的重點工作有13項,種業仍是農業重點發展方向。2023年全國糧食產量超13.9萬億斤,再創歷史新高,且連續9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種業市場情況穩定向好,我們可以從各上市企業的布局中窺見兼并重組和轉基因育種將會是未來種業的發展方向。
過去幾年內,種業企業的兼并和重組一直很活躍。中國種子協會會長張延秋指出:大北農創種、先正達中信集團等龍頭企業每年科研投入達到幾千萬元以上,兼并重組優異資源能讓做大做強的發展步伐加快。以隆平高科、墾豐種業、中農發種業、大北農為代表的龍頭企業都加速了行業資源整合。
以隆平高科為例,2023年隆平高科以現金支付的方式收購了隆平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13.68%的股份,現今合計持有其49.42%的股份。通過收購隆平發展,2023年隆平高科的營收大幅增長,預計實現營收88億元-95億元左右,比調整前的營收同比漲幅138.56%-157.54%,讓公司扭虧為盈。
同時,一些龍頭種業公司都嘗試通過用收購來打開南美市場。拉美作為世界糧倉,市場價值僅僅次于北美和亞洲。在2021年種子交易總額中,拉美市場占比達到20.1%,而僅僅巴西的種子交易額占比就達到63%。這就是隆平高科、先正達先后宣布收購巴西企業的原因。早在2017年,隆平高科就曾聯合收購陶氏益農并在巴西開展特定玉米種子業務。接下來,隆平高科將收購處于巴西戈亞斯州里奧韋爾迪市的Cereal Ouro(黃金谷物)大豆種子加工公司90%的股份。據了解,隆平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已經在南美建立了大豆、玉米等農作物種子的研發和科技創新平臺,為南美市場的開發和拓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我們可以預見,在2024年種業企業的兼并重組的趨勢仍將持續。企業通過兼并重組整合優質的資源能讓我國種企逐漸告別“小、多、散“的格局,提升我國種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但這也會讓新入場的企業追趕難度加大,種業市場競爭將會更加激烈。
隨著生物育種產業化的推進,2023年10-12月期間已有26家企業獲得了轉基因大豆種子、玉米種子的生產經營許可證。生物育種已經成為種業龍頭企業布局發展的重點賽道。2024年春天,這些轉基因種子將正式播種生產,進入大眾視野。
隆平高科的生物育種布局在行業中遙遙領先,前端性狀開發和后端品種育種都十分完備。在前端,隆平高科布局了海南綠谷生物育種有限公司、杭州瑞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生物技術創新平臺共同合作推進農作物性狀的開發。后端方面,有聯創種業和玉米科學院為主推進品種轉育。隆平高科作為玉米種子和雜交水稻的雙龍頭企業,品種優勢突出,在2023年農業部公示的首批17個轉基因玉米品種審定名單中,有8個為隆平高科的旗下品種,占比21.6%。目前,隆平高科旗下企業共有5個轉基因的生物安全證書獲批,包括4個玉米品種和1個大豆品種,并且玉米品種“瑞豐125“已經投入商業化應用。
轉基因商業化落地能有效打開公司利潤空間。據浙商證券研報預計,隆平高科下屬的玉米品種“中科玉505”和“裕豐303”均為推廣面積超千萬畝的優勢品種。在轉基因商業化初期的市場占有率有望超過25%,假設轉基因種子的滲透率為15%,則企業可收益近15億元。此外,前端性狀企業還能通過授權給后端制種企業以收取專利使用費。據測算,2024-2026年,隆平高科性狀授權費能達到利潤0.1億元、0.4億元、1.1億元。

圖1:預測隆平高科2024-2026性狀授權費利潤
前KWS(科沃施)中國區總裁周偉表示,目前不少經銷商和零售商已經開始跟廠家取得聯系,希望能爭奪轉基因種子的代理權。農民對轉基因種子的偏好會提升,使得轉基因種子也有提價空間。同時,申萬宏源研究預測未來我國玉米種業市場規模將達到386億元。我們可以預見,轉基因種子產業將在2024年大有可為。圖片
注:文中如果涉及35斗記者采訪的數據,均由受訪者提供并確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