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由中國中化牽頭編制的《2023年農作物種業現代產業鏈發展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在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種業發展合作論壇上發布,這是業內站在產業視角、由種業龍頭企業牽頭編制的年度研究報告,對我國現代種業產業鏈建設的可行路徑進行系統分析。
《藍皮書》由中國中化聯合中國種子協會、中國種子貿易協會、農業農村部規劃設計研究院農業與農村規劃研究所和海南省農業農村廳等聯手打造,以構建種業產業鏈研究體系,推動種業現代產業鏈高質量建設為目標,聚焦種業發展方位研判、種業產業鏈發展進程分析及全產業鏈創新路徑探討,為中國種業產業提升韌性和競爭力出謀劃策。
“作為立足于‘產業視角、全球視野、企業聲音’的智庫報告,《藍皮書》呈現了我國種業發展成果與問題挑戰,并在此基礎上給出針對性建議,著力推動行業共識和主體共進。”中國中化先正達集團中國總裁劉紅生在發布儀式上介紹。
針對中國種業現代產業鏈發展面臨的挑戰,《藍皮書》建議,“育種科研應從市場需求中來,到市場需求中去”,要加快構建企業為創新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商業化育種體系,推動科研院所的基礎研究與頭部種業企業創制推廣品種高效銜接,打通關鍵技術資源化、市場化的“最后一公里”。
“通過推進全產業鏈良種良法服務,助力糧食和重要農產品增產增效,結合不同品種、不同區域農業產業發展難點,持續強化科技研發能力和推廣體系建設,加快中小農戶融入現代農業,讓良種良法真正進村入戶,切實幫助農戶節本增效。”先正達集團中國種業戰略與政府事務總監張曉強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