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下旬以來,陜西省多地出現持續性降雨天氣,造成多數區域土壤濕度過大,不利于小麥機械化播種。為積極應對陰雨天氣不利影響,切實提高小麥機播質量,以更有力的機械化支撐保障糧食安全,10月10日,陜西省農業農村廳印發了《2023年秋霖天氣小麥機械化播種技術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提出,關中灌區小麥機播,應選用豐產性好、品質好、抗病性強、綜合性狀優良的冬性或半冬性小麥品種。小麥增產增效機械化技術推薦優先采用寬幅溝播技術,播種機械可選用寬幅溝播機具。對土質較硬的黏土地按動力上限配備拖拉機,優先選用四輪驅動拖拉機。適宜播期在10月中旬至10月下旬,冬性品種適宜早播,半冬性品種適宜晚播,做到適墑播種,播后鎮壓。
渭北旱塬及非灌區小麥機播應選用豐產性好、抗旱節水、綜合抗病性強、品質優良的冬性小麥品種。小麥增產增效機械化技術推薦優先采用寬幅溝播技術,播種機械可選用寬幅溝播機具。對土質較硬的黏土地按動力上限配備拖拉機,優先選用四輪驅動拖拉機。旱區及非灌區適宜播期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秸稈覆蓋田可提前3天至5天播種,做到適墑播種,播后鎮壓。
極端陰雨天氣小麥機播,如實際播期遲于當地最晚播種期,應選擇適宜晚播早熟的半冬偏春性小麥品種。要搶排積水,開展機械散墑。在無積水但泥濘田塊,可將普通輪式拖拉機驅動輪改裝成三角履帶行走裝置,或加裝一副驅動輪胎,提高機具通過能力;散墑后土壤墑情較大田塊,宜采用多功能復式作業機具或旋耕施肥播種機,以減少作業環節,避免破壞土壤。播種作業時要堅持播期服從墑情,避免由于濕地搶播,機械進地過度壓實土壤影響播種質量;如實際播種期遲于最晚適宜播期,應根據種植經驗視晚播天數適當加大播量,適當淺播。
(據群眾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