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全球疫情、極端氣候和不穩定局勢的影響,糧食生產面臨考驗,玉米也不例外。
2022年-2023年度,我國玉米將進入一個嶄新的周期,市場和行業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知識產權保護進入加強期,市場進入嚴管期,政策進入利好期,品種進入換代期,企業進入加快淘汰期,玉米轉基因品種產業化進入開放前期,行業即將進入巨變前期,主糧進入新時期。

上一年度銷售量好的品種能否再次受到市場熱捧?
種子價格繼續上漲的可能性大嗎?
轉基因帶來的行業升級有多快?
目前各區域表現好的品種有哪些?
......
河北兆育種業集團總裁、知名種業達人韓俊強給出了答案。
01
當前玉米形勢:正處于嶄新的周期
新世紀以來,我國玉米發展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即紅利期、膨脹期和寒冬期。目前,玉米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第四階段,這一周期主要有一下幾個特點:
一、玉米價格高位震蕩,貿易商操作個別時段玉米價格突破歷史極值、個別時段高位下行。
二、正常的國家玉米儲備遲遲無法有效建立。
三、玉米進口量巨增。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重回玉米進口第一大國地位,以2800萬噸進口量超越原第一進口國近一倍,也超過我國歷史上最大進口量,占全國玉米總產的10%以上。因而,在沒有徹底建立起庫存之前,玉米還是處于高價范圍內。
四、由于缺少玉米,主糧庫存快速替代玉米,拉動主糧價格提升,凡是價格低于玉米的主糧庫存都在快速下降。
五、本輪玉米周期疊加了因全球疫情和地緣政治格局變化引發的農資價格上漲,導致種植成本大幅上漲。
第一階段紅利期:2000-2010年,面積3.5-5.2億畝,這段時間內實現了單粒播、機械化、品種換代。
第二階段膨脹期:2010-2015年,面積5.2-6.7億畝,區域性品種換代、價格高點、制種暴漲(為未來的寒冬期埋下伏筆)
第三階段寒冬期:2015-2019年,面積6.7-6.2億畝,小區域品種更替、品種井噴、價格下降
今年的玉米形勢是:
一、全球玉米種植面積略有下降,中美兩國均下降,烏克蘭下降明顯,歐盟高溫干旱減產;我國玉米種植面積隨著大豆面積的大幅增長,初步預測將下降2000萬畝以上。
二、2021-2022經營年度暢銷種子沒有庫存,全國玉米種子總庫存明顯下降,優質品種的種子庫存處于歷史低位。因此,預測今年表現好的品種依然暢銷,一路絕塵,正常的品種形成正常的庫存,有利明年早上市,但表現差的品種將形成大庫存。
三、由于全國最好的制種基地,制種包畝產價格已經達到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高點4000元/畝,代制管理費最高達到1000-1200元/畝,可以初步預測一輪搶制種基地后,基地制種面積較去年增漲16%。此外,由于今年西南玉米制種區種子減產定局,加上制種成本提高、上一年度庫存的影響等因素,下一經營年度,行業性種子價格繼續上漲的可能性很大,以消化大幅上漲的制種成本。
02
轉基因帶來行業轉折點
雜交種帶來了現代種業,而轉基因將帶來產業升級。
目前我國轉基因研發走在前面的單位有浙江大學、大北農、先正達等,他們都拿到了轉基因品種安全證書,且合作廣泛。韓俊強預判,最近3年內,中國的生物企業就會崛起,改變行業。
轉基因性狀研究目前只取得了4方面的成果:抗鱗翅目害蟲(只對鱗翅目害蟲具有抗性,蚜蟲、紅蜘蛛、蝗蟲、甲殼蟲等無效)耐草甘膦、耐草銨膦、抗草地貪夜蛾。
首先,從1996年河北省首次放開轉基因棉花種植及東北農戶對轉基因玉米的接受過程來看,轉基因品種普及速度驚人,不轉的企業最后都面臨著退出市場的風險。
其次,好基因+好品種才有市場競爭力,表現差的品種轉了再好的基因,同樣沒有競爭力。
再來,推廣轉基因品種的前期更需要好服務和綜合解決方案。如耐草甘膦、草銨膦性狀的轉基因品種,需要選擇對應的除草劑,如果打了24D同樣會發生藥害;還有就是打的除草劑不能過多,就算是轉基因品種,打了過多的除草劑同樣會發生藥害。因此,轉基因品種在前期推廣要求的水平更高。
最后,沒有轉基因品種和轉基因玉米經營資質的企業被淘汰的可能性非常大,從歷史來看,時間不等人。
03
全國品種已經進入了大換代期
近幾年,各大玉米種植區的品種都開始進行換代,去年開始,西南這一頑固的市場也開啟了大品種的換代進程。


目前幾大區域的品種換代情況主要是:
東北地區
極早熟區和早熟區:進行德法系大戰。
中早和中熟區域:曾經是和育187玉米品種的天下,目前換代后迪卡1653等品種上升比較快。
中晚熟區:瑞普909、Z658、金博士825、先玉1483等品種正在開啟換代。
中晚熟到晚熟區:東單1331已成為大品種
內蒙古半干旱中晚熟區:京科968還是主導品種,已歷時8年。
吉林東部中晚熟區:鴻翔品種雖然下降,但目前仍然處于最大面積,曾經幾個著名的大品種9、707、338、187大幅下降。
黃淮海夏播區
主栽品種呈塊狀分布。
登海和聯創兩家企業在黃淮海的銷量是排在前兩位,主體上登海的品種分布在山東,聯創的品種分布在淮河流域。
沃玉3號去年跨記錄地進入到前三,一躍超過鄭單958,今年開始接受品種檢驗。
部分區域主栽品種大幅下降,上升的品種有:農大372、明天695、MY73、東單1331、良玉99、秋樂368,成為了區域性大品種。這些品種今年仍然要接受高溫檢驗。
迪卡653和德單5號在部分區域優勢依然存在。
總體來看黃淮海還處于品種大換代的前夜,只要是有一定競爭力的品種在黃淮海高速增長的可能性都是巨大的,沃玉3號、MY73就已經說明了這一點。
韓俊強表示,時代淘汰落后或跟不上時代步伐的個體,絕不會打一聲招呼,制定最正確發展戰略的途徑是:審時度勢,判斷正確趨勢,趨勢中才有最大的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