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全年糧食種植面積 2371.65 千公頃,比上年增長 6.3%。其中:小麥種植面積1135.25 千公頃,增長 6.2%;玉米種植面積 1110.26 千公頃,增長 5.6%。棉花種植面積 2506.07 千公頃,增長 0.2%。油料種植面積 113.17 千公頃,下降 36.1%。甜菜種植面積 47.58 千公頃,下降 23.6%。

2017-2021年糧食產量
全年糧食產量(含薯類)1735.78 萬噸,比上年增加 152.38 萬噸,增產 9.6%。其中:夏糧產量 641.30 萬噸,增產 9.9%;秋糧產量 1094.48 萬噸,增產 9.5%。谷物產量中,小麥產量 639.75 萬噸,比上年增產 9.9%;玉米產量 1012.65 萬噸,增產9.1%。新疆玉米單產 608.06 公斤/畝遠高于全國玉米平均產量。
新疆玉米怎么來的?
新疆地處中亞至我國內地的通途。甘肅引種玉米,必先經過新疆,但遺憾的是在漢文資料中,我們未能見到更早有關玉米的記載。

鐘方:道光二十六年(1846)《哈密志》:“哈密城雖五谷俱產,人家均用面飯羊肉而食白米與豬肉者少。日用率以包谷、豌豆、大麥、莜麥、小米雜蔬為饔,謂其耐饑。”19世紀中葉,玉米已是哈密維族人民的重要食糧了。及至清末,在南疆農業區,玉米的地位僅次于小麥,甚至向政府繳納田稅和社倉儲糧,亦多通用玉米。
新疆生態特點
三山夾兩盆:復雜的地質構造造就了新疆“三山夾兩盆”的地貌格局北部為阿爾泰山系、南部為昆侖山系、中央橫貫天山其間為巨大的準噶爾和塔里木兩大盆地。首府烏魯木齊居中轄制。

首府烏魯木齊居中轄制,然而在歷史上,尤其清代的鼎盛時期,全疆的中心并非烏魯木齊,而是一個遙遠的伊犁。今天伊犁仍是新疆玉米主栽地區。
伊利河谷秘密:伊犁河流域,三面皆為天山主脈、支脈所挾,包括伊犁河盆地及其外延。伊犁河谷位于中天山西端,東經 80°11′~84°55′ 北緯 42°13′~44°50′,東西長 350 公里,南北寬約 280 公里。

伊犁河谷從北、東、南三面合圍形成了一個朝向西方的喇叭口超級集雨器。

伊犁所在的亞歐大陸腹地,受南部青藏高原的阻擋,印度洋的水汽難以到達因此形成了大面積的沙漠、戈壁,伊犁的西方卻是平坦的歐洲平原、歐亞草原相距超過5000千米的大西洋水汽,可以一路向東,直達伊犁河谷。除此之外伊犁河谷地形既深且窄,容易形成外部寒冷、內部溫暖的“逆溫帶”使得該區域草木極為繁盛。

伊犁河流域地形圖,伊犁河自東向西貫流,最終注入今哈薩克斯坦境內的巴爾喀什湖;因為有7條河流匯入巴爾喀什湖,所以國外亦將外伊犁及其外延稱為“七河之地”。
新疆主要的地表水是冰川水(固體水庫)和河流(水),其中以冰川水為主。冰川的儲水量較穩定(調節河流徑流,緩解旱情),冬半年積雪(蒸發少),夏半年融化補給河流,主要分布區為天山、昆侖山及阿爾泰山等地。
新疆的河流則多屬內流河(源頭位于山地,出山口后河水蒸發、滲漏較多,河流散失于灌區、荒漠或內陸湖泊),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補給(流量與冰川儲量、積雪量和山地氣溫變化相關),每年的10月—次年4月為枯水期,3、4月有(不明顯)春汛,7、8月間出現洪峰(豐水期)。
塔里木河(中國第一大內流河,位于南疆塔里木盆地)、伊犁河(新疆水量最大河流,內流河,中國部分主要位于伊犁河谷)、額爾齊斯河(鄂畢河上源之一,外流河;中國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位于北疆阿爾泰山區)、奇普恰普河(印度河上游支流,外流河)等是新疆主要的河流。
新疆玉米區劃
根據氣候條件和生態地理環境等大致將新疆玉米劃分為4個種植區域。
1). 春播早、中熟玉米區該區域:包括新疆北部的阿勒泰、哈巴河、吉木乃、布爾津、富蘊、福海、和布克賽爾縣,塔額、盆地的塔城、額敏、裕民、托里縣,伊犁河谷東部的鞏留、新源、尼勒克、特克斯縣,博州的溫泉縣,昌吉州的木壘縣,哈密地區的伊吾縣,南疆的阿合奇、烏恰、塔什庫爾干等山區縣以及上述所在縣市的十師、九師、四師、五師、六師、十三師的各農墾團場。區域無霜期110-150天,有效積溫2000-3000℃,降水較多,水源充足,但玉米生長期的熱量較少。
2).春播中晚熟玉米區:該區域包伊犁河谷西部的伊寧市、伊寧縣、霍城、察布查爾縣,北疆沿天山的博樂、精河、烏蘇、沙灣、石河子、瑪納斯、呼圖壁、昌吉、烏魯木齊、米泉、阜康、吉木薩爾、奇臺縣(市),南疆焉耆盆地的焉耆、和靜、和碩、博湖各縣,阿克蘇地區的拜城縣以及上述所在縣市境內的四師、五師、六師、七師、八師、十二師、一師、二師各農墾團場。該區域范圍廣、區內自然氣候條件差異大,是北疆熱量資源較豐富的農業區,但春秋季常有寒潮和冷空氣,氣溫不穩定;區域無霜期 150-180 天,大于10℃ 有效積溫 3000-3500℃,大部分區域水源充足,是新疆最佳的玉米種植區域。
3). 春播晚熟和復播早中熟玉米區:該區域包括除焉耆盆地、拜城盆地和南疆西部山區以外的南疆廣大農區,即:庫爾勒、輪臺、尉犁、且末、若羌、庫車、沙雅、新和、烏什、阿克蘇、溫宿、阿瓦提、柯坪、阿圖什、喀什、疏附、疏勒、英吉沙、澤普、莎車、葉城、麥蓋提、岳普湖、伽師、巴楚、和田、于田、墨玉、洛浦、皮山、策勒、于田、民豐等縣市和境內一師、二師、三師、十三師、十四師所屬農墾團場,以及哈密盆地的哈密市和境內哈管局所屬農場。該區域熱量資源豐富,無霜期200-230天,大于10℃有效積溫4000-4600℃,生長期降水較少,氣候干燥,經常有干熱風發生,易造成玉米授粉不均。
4). 吐魯番盆地復播玉米區:該區域包括吐魯番盆地的吐魯番、鄯善、托克遜三縣市和境內十三師各團場。該區域熱量資源豐富,無霜期長達 210-220 天,大于 10℃ 有效積溫4500-5300℃,夏季炎熱干燥,干熱風頻發,不利于春播玉米的生長發育,只宜夏播玉米,種植面積較小。
新疆玉米面積地圖




新疆玉米種業市場概況
新疆玉米總面積:1500-1600萬畝,其中北疆 800 萬左右,受水控因素在收縮。南疆700-800 萬畝之間,其中復播 600 萬畝,主要是冬小麥種植面積國家在逐年加大,復播面積可能還會增加。但也是受水控因素,很多都收成青貯。
1)新疆普通玉米主栽區域及主栽品種
北疆玉米種植面積在800萬畝左右,北疆市場以中熟2500℃,中晚熟2700℃品種為主導,早熟2300℃品種面積逐漸被擠壓,面積逐年縮小。其中塔城300萬畝(塔城地區玉米品種主要是春播早中熟:和育187,華美1號,必祥101,新玉69號,KS9384等),伊犁320萬畝(伊犁河谷玉米品種主要是春播中晚熟:先玉335,登海8883,KWS2564,M751,裕豐303,五谷系列等),博州50萬畝(博州主要玉米品種是春播早中熟:新玉69號,和育187KWS 2564,新玉59等),昌吉沿天山北坡經濟帶(昌吉州玉米品種主要是春播早、中熟:新玉77,必祥101,和育187,M751等)和阿勒泰地區120萬畝左右(阿勒泰地區玉米品種主要是早、中熟:KX9384,華美1號,和育187,大德216等),主要是春播,以籽粒烘干收貨方式為主,收獲水分以30%為界。
南疆的喀什地區最多,其次是和田,阿克蘇,克州,巴州等,南疆復播區有效積溫在3600-4000左右。種植春播中晚熟玉米品種:鄭單958,先玉335等;早熟、極早熟玉米品種:新玉29號,新玉9號,新飼玉13等
2)新疆主栽玉米品種及代表企業
中熟品種:和育187,必詳101,華美一號,新玉97號,華西703,登海1119,登海550,迪卡159,斯泰112等。中熟品種企業:華西種業,登海種業,先正達,利馬格蘭,比較強勢,華美一號,斯泰112在8000密度,是王者,6500密度,和育187系列表現開始下滑,登海和華西自育品種開始抬頭,美系血緣新品種在布局。
中晚熟品種代表:華西948,正泰101,優迪919,瑞普909,潞玉1403,金粒1702,利農368,鑫研218,遠科105,先玉1483屬于表現好,價格高,推廣面積有限的中晚熟苗頭品種;中晚熟品種企業:華西,北京正泰,山西潞玉,山西三聯,新疆粒粒金等較強。
早熟、極早熟玉米品種:新玉29號,新玉9號,新飼玉13等。
3)新疆玉米種業血緣類型及市場份額
新疆普通玉米不同系列及市場占有率新疆玉米類型主要分為黃改系、寬版系、先鋒系、迪卡系、德系、登海系、斯泰系等7個系列分類。

黃改系:以新玉9號,新玉29號,鄭單958為代表,種植面積在445萬畝左右,市場占有率30%左右。新玉9號母本是HD103,父本是黃74,育種老師交流,父本應當是黃改系。新玉29號父本武314是302D與黃爆粒混粉后與黃早4雜交,用黃早4回交選育,典型的黃改系,鄭單958不做贅述。
寬版系:以和育187,必祥101,富爾116,新玉69號等為代表,其核心種質是321,種植面積在330萬畝左右,市場占有率22%。
先鋒系:以先玉335,先玉1331,先玉1619及改系裕豐303,瑞普909,優迪919等為代表,主要在伊犁河谷和南疆春播區,種植面積在250萬畝左右,市場占有率17%。
斯泰系:以華美1號,正泰101,斯泰112,斯泰106為代表,種植面積在125萬畝左右,市場占有率8.5%左右,其核心種質是HF12202,近年來上漲勢頭迅猛,會不會是下一個區域性換代品種,有待市場檢驗。
KWS系:以KWS2564,KWS3376,KX9384,KWS1553,KX3564為代表,其中晚熟晚熟核心種質KW4M029,早熟核心種質是KW6F513,種植面積在120萬畝左右,市場占有率8%左右。
登海系:以登海8883為代表,核心種質DH392,美二環系,種植面積都在110萬畝左右,市場占有率8%左右。
迪卡系:以迪卡159,M751, M753,迪卡1589等為代表,其核心種質為MNL232屬堅桿系統,種植面積90萬畝左右,市場占有率6%左右。
由此可見寬版類成為新疆第一大類品種,是新疆本土育種者加強改良利用的基礎材料;斯泰系品種近年來市場占有率迅速擴大,主要針對伊犁察縣,塔城托里、裕民縣,阿勒泰新開區的規模化種植者。針對的就是集約化種植者,目標很明確。黃改系占據的主要是南疆復播和相對低端市場,對品種要求相對北疆較低,新疆又身處西北制種核心區,具備價格優勢,是新疆本土育種及機會。
4)新疆八大類玉米品種(種植面積)
新疆第一類品種:黃改類,包含新玉 9 號,新玉 29 號等種植面積在 375 萬畝左右。
新疆第二類品種:大板紅糧類,種植面積在330萬畝左右。
新疆第三類品種:斯泰類:華美1號,斯泰112,正泰101,斯泰106,富爾5152等,種植面積160萬畝左右。
新疆第四類品種:國內自主品種,包括登海,大北農等,140萬畝左右。
新疆第五類品種:南疆春播復播本地品種,包含新飼玉13號,鄭單958,SCA704,杰農2828等,種植面積在120萬畝左右。
新疆第六類品種:美系類,含迪卡,先鋒及其改良系,種植面積在100萬畝左右。
新疆第七類品種:KWS類:KWS2564,KWS3376,KX9384,種植面積在60萬畝左右。
新疆第八類品種:其他玉米品種,包含青貯,種植面積在300萬畝左右。
5)新疆春玉米市場份額前十品種(北疆市場)

北疆市場玉米面積常年維持在 800 萬畝左右,前 10 大玉米品種已經占據70%以上的市場份額,可見北疆玉米種業市場集中度遠高于全國玉米市場集中度。
銷量排名前五的品種里面,除了華西 948 是中晚熟品種,其余均為中熟產品(積溫2450-2600攝氏度),這些中熟品種的普遍共性是有非常廣的適宜種植區域,基本把幾個較大的區域都覆蓋到(伊犁地區、博樂地區、塔城地區、阿勒泰地區)。
和育 187 及類和育 187 產品在中熟市場是頂尖存在,主要依靠優質的糧食品質、突出抗性及穩產性占據非常大的市場份額、華美一號產品依靠其主打優勢--高耐密、抗逆性強、豐產潛力突出的特點占據頭部梯隊位置(近年新疆北疆春播區流行密植栽培風潮,密植高產幾乎被神化)。
華西種業作為新疆老牌玉米種子企業,品牌效應、完整渠道及產品儲備是其最大的優勢,尤其新玉97號近2年來在中熟市場迅速崛起,蠶食和育187一類的產品市場份額,成為中熟玉米市場的新銳。
6)新疆本土化企業及市場份額
本土化企業:華西種業,農潤種業,華夏農業,登海種業,美澤農業,石河子喜得運農業公司等較為突出。
華西種業:以華西968、新玉97、kws2564為代表,種植在210萬畝左右。
農潤種業:以海禾24、M751、先玉1619、先玉1611、先玉1483、大德410為代表。種植在200萬畝左右。
華夏農業:以華美一號、kws9384、恩喜愛298為代表,種植在150萬畝左右。
登海種業:以登海8883、新玉77號、登海111、新玉107號為代表,種植在130萬畝左右。
美澤農業:以必祥101、金粒1702為代表,種植在80萬畝左右。
新疆豐迪農業:以正泰101為代表。
石河子喜得運農業公司:主要代理先正達系列產品。
7)新疆外來企業及市場份額
外來企業:先正達,斯泰,山西三聯,鴻翔種業,聯創種業,東亞種業等較為突出
先正達:以和育187、遠科105、大德216、金慶1號為代表,種植在230萬畝左右。
斯泰:以華美1號,正泰101,斯泰112,斯泰106為代表,種植面積在125萬畝左右。
山西三聯現代種業:以瑞普909為代表,種植面積在30萬畝左右。
先鋒種業:以先玉1438、先玉1619、先玉1611為代表。
甘肅五谷種業:以五谷631、五谷318、五谷568為代表。
正大種業:以正大1689、正大1685為代表。
鴻翔種業:以翔玉9981、軍育288為代表。
北京粒隆種業:以粒隆170為代表。
聯創種業:以裕豐303為代表。
東亞種業:以東單70為代表。
8)今年新疆玉米制種情況
中國每10顆玉米種子,就有4顆產自新疆。新疆玉米制種地主要分布在北疆沿天山一帶的平原或洪積扇以及伊犁河谷,塔城、博州、阿勒泰及南疆的阿克蘇也有一定規模。其中,中晚熟組合主要在伊犁地區,中早熟組合主要在昌吉、石河子地區,早熟組合主要在塔城地區新疆今年玉米制種面積在120-140萬畝,地方90-100萬畝,兵團在30-40萬畝,新疆首次超過了甘肅制種面積。

11個玉米制種基地:昌吉市、瑪納斯縣、呼圖壁縣、鞏留縣、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四師、第九師、第五師、第六師、第八師。
A:新疆地方制種面積
a:伊犁州玉米制種面積
2022年新疆地方制種面積達90-100萬畝,其中伊犁玉米制種面積40萬畝左右,覆蓋各早中晚熟玉米品種,為我國農業用種安全作出巨大貢獻。其中新源縣:制種玉米面積達到5萬畝以上;霍城縣制種玉米播種面積達3.3萬畝;鞏留縣制種玉米面積3.8萬畝;察布查爾縣自治縣今年種植制種玉米56832畝。
b:昌吉州玉米制種面積
玉米制種是昌吉種業最耀眼的存在,昌吉州是我國僅次于甘肅張掖的第二大玉米制種基地,擁有昌吉市、呼圖壁縣、瑪納斯縣、奇臺縣4個國家級玉米制種基地,玉米制種面積達20萬畝左右,良種輻射從疆內延伸到東北、華北、黃淮海、西南及中亞、西亞等玉米種植區。近些年,荃銀高科、登海、東亞、豐樂、金色農華等國內大型種子企業接踵在昌吉跑馬圈地建玉米制種基地。
據有關部門咨詢了解到:今年奇臺縣玉米制種面積:5.7萬畝左右;2022年瑪納斯縣6.4萬畝制種玉米;昌吉市玉米制種面積穩定在5萬畝左右;呼圖壁縣制種玉米3.9萬畝。
c:其他地市州玉米制種面積
據有關了解到塔城地區玉米制種面積在5萬畝左右,其中今年沙灣市東灣鎮玉米制種面積:30600畝,西戈壁鎮玉米制種面積大約1萬畝左右。
阿克蘇地區玉米制種面積在3萬左右。其中拜城縣2.3萬畝左右,溫宿縣0.6萬畝左右。
2022年,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全州玉米制種面積2萬畝,其中博樂市1.2萬畝。
B:新疆兵團玉米制種面積:30-40萬畝
2021年,四師可克達拉市制種玉米種植面積達12萬畝;第五師雙河市共種植制種玉米2.5萬畝,五師八十七團六連職工喜笑顏開。2019年,該團被確定為國家級雜交玉米種子生產基地,每年種植制種玉米2萬畝以上;第六師玉米制種面積在6萬畝左右,其中軍戶農場常年種植制種玉米4.5畝,奇臺農場十連6700畝;農八師石河子市一四三團種植的8萬多畝制種玉米;九師充分利用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玉米制種產業今年種植制種玉米6.9萬畝,僅一六四團今年就種植制種玉米6萬余畝;十師一八三團該團制種玉米訂單種植面積達3萬余畝;
今年新疆制種,東北的中,早熟品種授粉遇到6月底,7月初高溫,減產已成定局,預計15%,中晚熟品種影響不大,但后期缺水,疫情封控管理不當,也有影響。根據東北品種表現,目前和育187表現差,這個系列品種在西北基地會出現積壓。
9)新疆玉米品種面臨挑戰
病害威脅:新疆近年來發生較為嚴重的病害主要是青枯,新疆主栽區發生率大概在10-15%,較重的區域在20%以上。通過調查發現,德系、美系(主要是先鋒系和斯泰系)材料發生情況較重,迪卡系部分品種較抗;早熟、中熟品種較重,中晚熟品種較輕。未來35年,選育高抗青枯的品種是迎合市場需求的的重要指標。
蟲害威脅:新疆蟲害的威脅主要來自玉米螟、葉蟬和紅蜘蛛,未來通過轉基因技術等基本可以實現抵御蟲害威脅,在選育材料是不感就夠用。
倒伏威脅:高密度和倒伏總是如影隨形,新疆選材一是要提高群體密度,二是要在根系,莖稈硬度,韌性上下功夫選。近7、8年新疆沒刮像樣的風,2013年的風帶來了塔城地區的品種換代,隨著近年來青枯發病越來越嚴重,下一個換代節點會在什么時候?
本文感謝新疆先農科創種子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李喜平老師;新疆七彩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洪蘇州老師;農四師陳永康老師;塔城地區種子管理站于旗老師;新疆兵團農業推廣總站張萬旭老師,九圣禾研究員 高雪飛老師等,由于時間倉促,數據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