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大棚系統大屏
日前,記者來到位于黑龍江省綏化經濟開發區東富工業園區內的黑龍江東部節水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智慧大棚里,滿眼翠綠、滿棚清香,芹菜、生菜長勢喜人,滿滿的科技感讓人大開眼界。
科技賦能 農業提質
智慧大棚里,蔬菜沒有生長在泥土上,而是扎根在一個個或大或小的“營養庫”里,物聯網水肥一體機、物聯網溫室控制柜等系統正各司其職,實時監測環境和植物變化,確保棚內蔬菜在理想的條件下生長。
智慧大棚由一套完整的水肥一體化系統組成,包括水源工程、首部樞紐、田間輸配水管網系統和灌水器等四部分,其中首部樞紐擔負著整個系統的驅動、檢控和調控。智慧大棚依托物聯網實現微滴灌裝備集成互聯互通,云平臺集氣象、土壤墑情、作物表型等云采集與運算分析,通過電腦與手機App遠程控制灌溉,完成同作物不同墑情的云計算灌溉模式。
“簡單來講就是將作物的給養量、給水量、給藥量等信息在電腦中提前設定,由電腦實時監測作物長勢、環境溫濕度等,通過物聯網設備精準控制作物生長全過程。”智慧大棚技術管理人員李永波告訴記者:“智慧大棚的手機界面操作簡單,遇到問題自動報警,點手機代替了動鋤頭。利用‘云’技術、大數據,水肥均衡就能輕松完成工作。”
智慧節約“錢”景看好
近年來,東部節水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水肥一體化等技術,在節水、節肥、省工、增產、增效等方面獲得服務對象的一致認可,農業產業化“錢”景也被越來越多的人看好。
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能夠直接把作物所需要的肥料隨水均勻輸送到植株根部,作物“細酌慢飲”,可大幅度提高肥料利用率,可減少50%的肥料用量,水量也只需要溝灌的30%到40%,節水、省肥效果明顯。傳統的溝灌、施肥費工費時,非常麻煩,而使用滴灌,只需打開閥門,合上電閘,幾乎不用人工,最大限度做到省工、省時。此外,在減輕病害、控溫調濕、水肥均衡等方面,該技術同樣表現優秀。對于葡萄、蔬菜、花卉等設施農業,每畝地可節水100立方米,節肥30%,增產10%至20%,節本增收800元以上。對于小麥、玉米等大田農業,一年兩季的情況下,每畝地可節水110立方米,節肥25%,增產10%至20%,節本增收800元以上。 (據《黑龍江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