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氣象資料,1月25日—1月31日,我省將遭遇持續低溫雨雪天氣,陰雨天氣可能延續到2月9日甚至更久。我省蔬菜生產受到這次天氣影響有:一是育苗,包括茄果類和瓜類蔬菜;二是大棚在園蔬菜,包括半耐寒性蔬菜如萵苣、芹菜、花椰菜、青花菜、茼蒿等;三是露地越冬蔬菜,包括十字花科的大白菜、甘藍、蘿卜、紅菜薹等。
一、雨雪冰凍災害天氣對蔬菜生產的影響
1.對育苗的影響
當前正在育苗的茄果類蔬菜有辣椒、番茄和茄子,瓜類蔬菜包括部分提早育苗的西甜瓜和黃瓜、西葫蘆、瓠子等。雨雪冰凍災害的影響有:
(1)冷害。茄果類和瓜類蔬菜屬喜溫蔬菜,苗期需要較高的溫度。瓜類蔬菜氣溫低于10℃時地上部生長停滯,地溫低于13℃時根系停止生長;低溫、光照不足,幼苗生長緩慢,甚至形成僵苗。溫度低于5℃(0℃以上)時即會出現冷害,瓜類蔬菜表現為生長點停止生長,葉片出現永久性失綠,低溫持續時間較長時造成死苗;茄果類蔬菜葉片上出現許多不規則黃褐色的枯死斑,變厚、硬化、卷曲等。
(2)凍害。氣溫在冰點(0℃)以下,瓜類蔬菜幼苗在短時間內死苗;茄果類蔬菜葉肉組織細胞因受凍而死亡,失去葉綠素后變白色,致使地上部分嫩葉凍死。遭受一般凍害的植株主莖和下部葉片及根系尚保持完好,遭受嚴重凍害的植株則會整株凍死(包括根系)。
(3)生長緩慢。連續陰雨天氣、大棚積雪、棚內起霧、大棚膜內側有大量凝結水珠等都會造成棚內光照不足。光照不足會造成幼苗生長緩慢、葉片黃化、生長點失綠、病害加重等。
(4)病害發生加重。長期低溫高濕寡照造成苗期病害嚴重,猝倒病、立枯病等流行造成大面積死苗。
2.對大棚在園蔬菜的影響
大棚在園蔬菜有半耐寒性蔬菜如萵苣、芹菜、花椰菜、青花菜、茼蒿等。雨雪冰凍災害的影響有:
(1)長期低溫高濕寡照,造成田間的炭疽病、疫病、灰霉病等病害加重,影響產量、品質和商品性。
(2)長期陰雨后轉晴或者雪后轉晴,光照過強造成作物失水嚴重引起急性閃苗凋萎。
(3)積雪清掃不及時造成大棚垮塌,在園蔬菜無法及時采收。
3.對露地越冬蔬菜的影響
露地越冬蔬菜有十字花科的大白菜、甘藍、蘿卜、紅菜薹等,雨雪冰凍災害的影響有:
(1)長期低溫陰雨造成田間病害加重。
(2)長時間低溫冰凍產生凍害。
(3)田間積雪造成采收難度加大,成本增加。
二、應對措施
1.大中棚設施抗災措施
(1)修復或加固大棚。抓緊時間修復加固大棚骨架及棚膜,增加支架和立柱進行加固,在迎風面增加支撐,及時修補棚膜的破損,防止大風吹破棚膜或積雪壓塌大棚。
(2)及時清除積雪。及時清除棚上積雪,做到隨下隨清,夜晚大雪時要及時掃除大棚上的積雪,減少棚體受壓,提高棚膜的透光性,增加光照,提高棚溫。清除積雪時避免損傷棚膜,同時也要清除大棚四周底部堆積的積雪,防止融雪時吸收大量熱量而降低棚內溫度。底膜要用泥土封嚴,以減少底部冷空氣侵襲。
2.設施育苗抗災措施
(1)多層覆蓋提高棚溫。在大棚內苗床上增加薄膜覆蓋,同時加鋪草簾、無紡布、麻袋等覆蓋物,保溫增溫。
(2)采取加溫措施。有加溫設施的育苗大棚適時啟動加溫設施;沒有加溫設施的可以在苗床下鋪設地熱線、在小拱棚內架設空氣加熱線進行加溫,提高棚內溫度。
(3)盡可能增加光照。在棚內架設補光燈,增加光照和提高棚溫;白天盡量讓幼苗接受較多的散射光,減少覆蓋。
(4)降低濕度。苗床內嚴格控制澆水,避免增加濕度,使苗床表面保持干燥。如果苗床濕度較大時,可以撒施干谷殼、干細土和草木灰,達到降低濕度,提高溫度的目的。
(5)防治病害。苗床病害需及時防治。防治時盡量用噴粉代替噴霧,也可采用細干土拌藥撒在苗床表面,降低濕度,減少病害的發生和蔓延。
(6)天氣轉晴后通風。雪后如果天氣突然轉晴,根據棚內溫度和濕度情況,緩慢揭膜通風降濕,使棚內溫度緩慢上升、濕度逐漸降低,避免濕度急劇下降而導致受凍幼苗突然失水“閃苗”甚至死亡,促進幼苗緩慢恢復生長。2-3天后待植株逐漸適應后再轉入正常揭蓋管理。
(7)合理應用葉面肥,可促進幼苗生長,增強幼苗抗性。
3.露地越冬蔬菜抗災措施
(1)對已商品性成熟的露地蔬菜,如蘿卜、大白菜、花椰菜、青花菜等,在大雪來臨之前或降雪間隙及時采收、搶收,存放在室內分批上市,避免雪融時造成新一輪的凍害。
(2)對處于生長期的蔬菜,可在暴雪之前用薄膜進行浮面覆蓋、搭蓋簡易拱棚,或覆蓋稻草、遮陽網等,減輕凍害的發生,雪停后及時掃除積雪。對于地下水位高的菜田,要抓緊開好“三溝”,及時排除積水,降低水位,提高土溫,促進生長。
(3)對處于生長期的蔬菜,天氣轉晴后及時噴藥防病,噴藥時可加入適量葉面肥,增強植株抗性,促進恢復生長。
(湖北省蔬菜辦公室 湖北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