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值6月,各地鮮食玉米陸續進入生長關鍵期。在四川成都邛崍的天府現代種業園,568個各具特色的品種長得正盛,到6月下旬,它們將迎來全國各地游客觀摩嘗鮮。
三十多年前,鮮食玉米作為小宗、高值、特色經濟作物在中國逐漸發展。時至今日,全國鮮食玉米種植面積已創造出從不足1萬畝到2000多萬畝的強勢擴增勢頭,也為農民帶來了持續增收增效。隨著種植結構調整,消費結構升級,其市場空間更是成為千億級規模。
為什么說鮮食玉米市場潛力不可小覷?產業鏈又在謀劃什么?
底氣
中國速度 國際市場
全球最大,這是中國鮮食玉米的生產規模,這個“最大”同樣體現在市場消費量上。
據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中心主任趙久然介紹,鮮食玉米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發展,到目前,全國鮮食玉米總種植面積已超過2000萬畝,年市場消費量達600億穗,遠高于美國(約500萬畝)以及其他主要鮮食玉米生產國。
品種和市場,兩個決定性因素為產業打足底氣。
品種筑牢基礎。鮮食玉米主要分為甜玉米、糯玉米、甜加糯玉米。“我國糯玉米品種具絕對領先優勢,甜加糯為首創,甜玉米育種也已迎頭趕上。”趙久然介紹,我國生產上使用的所有糯玉米品種全部是中國自育品種,具有鮮明特色和突出優勢。目前全國糯玉米約1500萬畝;作為“新秀”,甜加糯玉米約300萬畝。
在全球范圍內,越來越多貼上“中國標簽”的鮮食玉米品種走上國際市場。目前僅京科糯2000在越南種植面積占到該國糯玉米總面積的2/3,成為該國糯玉米主導品種。
市場需求拓寬空間。從種植到消費,需求體現在方方面面。中國種子協會副會長鄧光聯指出,鮮食玉米已經成為很多地區種植業結構調整的新出路和農民脫貧致富的首選項目,也是改善和豐富城鄉居民飲食結構的美味佳肴的食品,成為消費的新貴和時尚。
“它是營養強化的理想載體,同時,適應性廣、容易生產,農民種植的比較效益高。”中國作物協會玉米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建生說。據了解,鮮食玉米屬于全谷物范疇,并兼具糧、果、蔬三類食物特性,營養價值已獲得國際廣泛認可。CCTV2《消費主張》報道,美國人年均消費甜玉米早已超過10公斤,而我國居民目前鮮食玉米人均消費不足3公斤。隨著鮮食玉米價值和風味的普及,消費量正持續增長。
此外,鮮食玉米還是重要出口創匯產品和工業原料。通過果穗鮮售、多種加工品并存,我國鮮食玉米產品已銷售至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
趨勢
更加多元 更高品質
多元、便捷、優質、健康......今天,這些標簽正在重構消費邏輯。
適應消費升級,產業“玩法”也越來越多。
產業格局在變。我國鮮食玉米在早期形成了“南甜北糯”的種植和產業格局,隨著甜加糯玉米、高端甜玉米等出現,產業格局逐漸打破。趙久然介紹,目前,利用區域性和南北氣候差異,已實現周年種植生產,鮮穗四季供給。
大城市周邊,如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地也已成為鮮食玉米生產和消費中心。
消費形式更加多元。在京津冀地區,90%為鮮食型品種。北方地區分布了大量糯玉米整穗加工工廠,甜玉米大部分是用于加工速凍籽粒、真空包裝等加工產品。在中部區域,由于種植成本相對較高,消費群體大,鮮穗鮮食約占90%以上。在南方,各種形式的“煲湯”是甜玉米主要消費方式。
同時,以鮮穗鮮食為主要消費方式的高端玉米逐漸進入各地市場。
鮮食玉米美食。
營養定制有突破。李建生指出,現代育種家已培育出多種營養強化鮮食玉米,如高維生素E鮮食玉米、高維生素A原鮮食玉米、高玉米黃素鮮食玉米、高葉酸鮮食玉米、高花青素鮮食玉米、高賴氨酸鮮食玉米等,消費者可以根據需求有針對性地選擇。
加工產品成藍海。鮮食玉米產品類型多樣化,鮮售、加工各具優勢。華南理工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郭新波介紹,通過精深加工可以開發出多類鮮食玉米加工產品。“當前的食品消費潮流更趨向于多營養、好品質、更健康,因而低熱量、品質鮮、低GI的玉米汁和玉米冰淇淋、玉米烘培品的開發將會滿足味蕾與營養的雙重需求,實現從育種到餐桌健康營養生活。”
未來
優化結構 謀求合力
產業強,催生百業興。“未來鮮食玉米將會更加普及,面積3000萬畝可期。”趙久然說。
鮮食玉米具備串聯一二三產業的優良屬性,在全國各地,正成為打造經濟增長新一極的重要撬點。然而,就目前市場來看,產業鏈尚不成熟,仍存在季節性產能過剩狀況,降低了果穗價值。有思路,才有更好出路。
北京、上海等地積極引導鮮食玉米消費和產業升級。2015年以來,北京鮮食玉米種植面積以每年10%到15%的速度增長,2020年種植面積突破3.5萬畝。其中,高端優質鮮食玉米約占種植面積的30%以上。這個擴張趨勢,在“大城市小農業”的北京,不可小覷。
四川以天府現代種業園為切入,加速布局鮮食玉米全產業鏈。
四川是我國鮮食玉米大省,年種植鮮食玉米約100萬畝,城郊鮮食玉米發展迅速。邛崍位于成都半小時經濟圈,據四川省成都市邛崍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代會明介紹,全市發展鮮食玉米基地3萬余畝,引進了鮮食玉米精深加工企業(項目),配套了1個電商產業園,正在建設川西南農產品交易中心,基本形成了鮮食玉米(全)產業鏈發展格局。
坐落在邛崍市的天府現代種業園,是全國首批5個以現代種業為主導產業創建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之一。據了解,園區聚力建設多功能賦能平臺,核心起步區重點建設約10萬平方米的種業科創空間,推進以四川省種質資源中心庫、國家品種測試西南分中心等“一庫一院五中心” 為代表的國家級、省級重大功能性平臺落地。同時,立足園區種業核心產業,不斷完善配套功能,助力產業發展。目前,農創工坊、博覽中心、智能溫室、種業公園等項目建設已全面啟動。在這里,中國西南種業中心正加速崛起。
“園區十分關注和支持鮮食玉米種業的發展,希望有關科研院所、種業企業、創新創業團隊和個人能夠加強合作,共同做大做強中國的鮮食玉米產業。”代會明說。
聚集更多優勢資源,助力產業提質躍升
2021中國(四川)鮮食玉米大會
將在天府現代種業園舉行
568個新優品種集聚
產業鏈優質企業引領
專家企業家共謀發展
種匯天府,甜蜜到崍
6月24—26日
2021中國(四川)鮮食玉米大會
我們不見不散!
記者丨葉鳳林
編輯丨農財君
聯系農財君丨18565265490
新時代 新種業
南方農村報丨農財寶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