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撒一把種,秋收一倉糧。眼下,一年中最繁忙、最緊張、最關鍵的春耕生產正式拉開序幕。為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農村工作會議、全國和全省糧食生產暨春季農業生產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確保全年農業生產目標順利完成,長春市各級農業部門積極投身一線,講政策、理思路、謀發展……迅速掀起春耕生產熱潮,確保全年農業生產開好局、起好步。
2021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開局之年,高標準抓好春耕生產工作具有特殊的重大意義。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面對今年農業生產的特殊形勢、特殊任務和特殊要求,長春市高度重視春耕生產工作,壓實糧食安全責任制,各級政府扛起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按照“夯基礎、穩面積、攻單產、提產能”的思路,鞏固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
春耕是全年農業生產的“重要一戰”。上下聯動,精心組織,長春市各級政府提高政治站位,科學分析研判,搶抓關鍵農時,集中精力打好春耕生產攻堅戰,為維護國家糧食安全作出新貢獻,以更加優異的成績獻禮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糧食作物播種面積比上年增加44.94萬畝
讓優勢升級,為增收加碼。作為國家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吉林省糧食核心產區,今年長春市春耕生產面積穩中有增,措施精準到位,服務保障有力,產能持續提升。“玉米增產有潛力,水稻提質有空間,把糧食生產抓好了,既能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又能促進農民增收。”長春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早準備、早動手、早下田,將為今年糧食生產和農業豐收奠定基礎。
今年,長春市糧食作物計劃播種面積為2393.68萬畝,比省里下達任務指標增加42.61萬畝,增幅1.8%;比上年增加44.94萬畝,增幅1.9%。其中,玉米播種面積計劃達到2043.87萬畝,比上年增加41.67萬畝,增幅2%;水稻播種面積計劃達到284.9萬畝,比上年增加9萬畝,增幅3.2%。
連日來,全市各地農民聞令而動,搶抓氣溫回升、土壤墑情適宜的有利時機,全面吹響春耕生產集結號,5月10日前將基本完成大田種植,5月底將結束水稻插秧。據氣象部門分析,3月份以來,長春市降水稍多,墑情明顯好于往年,整體氣象條件有利于春耕播種,各地應盡快完成大田播種,力爭一次拿全苗。
春耕物資準備足
64.38億元春耕生產資金籌集到位,種子、化肥、農膜等農資全部到戶,43.55萬臺(套)農機具檢修完成,1237萬畝秸稈按時離田還田,1024萬畝耕地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100萬畝高標準農田實施建設……在這一組精彩的數字背后,是長春市農業部門和農民用汗水灌溉的希望。
農資是春耕的重要保障。今年,和其市農資市場供應保障充沛,種肥數量充足、品種齊全、價格穩定,受國家保糧政策拉動和玉米價格上漲影響,農民種糧積極性空前高漲。“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宣傳周”活動,更是暢通了農資下鄉進村的入戶渠道。
堅持搶先抓早,對春耕生產進行早安排、早部署。農安縣力爭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春耕前制訂糧食穩定度考核辦法,細化分解播種任務,并與各鄉鎮簽訂責任狀,確保糧食面積只增不減。搶抓大田播種前的“窗口期”,加快秸稈離田進度,確保了全縣春耕生產所需的880萬公斤種子、26萬噸化肥、500萬立方米有機肥及時入戶。
備春耕期間,長春市還持續開展種子市場專項整治,對轄區種子企業生產、外調、庫存種子全部進行監督抽檢,對市場上銷售的每個品種全部扦樣,對種子集中交易市場、農資市場及重點企業進行全覆蓋監管,對南繁基地也開展了轉基因抽樣檢測,嚴厲查處制售假劣農資、侵權套牌種子等違法行為,農資監管實現全覆蓋。
科技培訓抓得好
精心指導,精細服務,精準施策,著力解決春耕生產的突出問題,確保不誤農時。長春市加強對農戶的技術指導服務,通過開展線上線下集中培訓,重點技術全部培訓到戶,先后舉辦各級各類培訓班1636期,培訓105.01萬人次,并制訂下發《2021年長春市主要農作物主推品種指導意見》,優選出適合長春市不同區域種植的玉米品種20個、水稻品種10個、大豆品種10個,列為2021年長春地區主要農作物主推品種。推出玉米秸稈全量還田保護性耕作、化肥農藥減量替代、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綠色防控等2021年全市十大農業主推技術,實現“藏糧于地、藏糧于技”。
科技培訓早組織。今年,德惠市根據農民需求和產業發展需要,開展了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農民科技培訓。通過發放技術資料、現場授課、視頻直播、微視頻推送的方式,在秸稈處理、整地播種、施肥用藥、育苗除草等方面開展科技培訓,受訓農民達11萬人次,受益率80%以上。
“實施保護性耕作技術,土地提質增效的效果明顯。”今年,在農業科技培訓的指導下,德惠市文興農資專業合作社經營的200多公頃土地,全部應用秸稈全量還田保護性耕作技術,“以前種地全憑經驗,糧食卻始終不增產。現在,我們種地經過科技培訓和指導,再也不用為處理秸稈發愁了!”合作社負責人張文興滿意地說。
指導服務開良方
為備戰好春耕生產,長春市農業農村局組織所屬農科院、農機研究院、農業站、農機推廣站、土肥站、植保站等單位成立了近10個春耕生產指導服務組,分片包保各縣(市)區、開發區,并相繼成立了數十個指導服務組,深入一線開展指導服務,查墑情、問農時、訪民情,“把脈問診”開良方,全力引導農民種“科技田”“明白田”。
今年春耕,榆樹市進一步加大備春耕生產組織力度,有針對性地做好抗災措施落實。對去年秋季存有積水和今年春季可能出現內澇的地塊,提前制訂排澇措施,加快散墑保春播;對可能出現的階段性旱情早預判、早應對,提前檢修抗旱井和提水泵站設備,開化時截蓄桃花水,增加庫、壩、塘、池蓄水量,確保水田泡田等用水。組織各鄉(鎮)街適時開展春播工作,切實把農作物都種在豐產期。
定期進行工作調度、督促落實種植計劃、強化安全生產意識……春耕生產中,指導服務組以農田滅鼠、測土配方施肥、苗期地下病蟲害防控、保護性耕作等技術措施為重點,集成推廣先進適用技術,讓科技在糧食增產、提質、增效中發揮作用,幫助農戶提早做好防災減災各項準備工作,為春耕生產保駕護航。
春風送暖,在春的田野里奏響勞動的歡歌;春耕正忙,在春的田野里播撒希望的種子。又是一年春播時,一股股春潮在長春市大地上涌動,一幅幅別樣的春耕畫卷在黑土地上展開,辛勤的農民,正期盼著今年的好收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