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扶溝縣讀者徐利提問:
大棚韭菜灰霉病的傳播途徑是什么?如何防治
答:楊凌示范區老科協咨詢專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研究員李省印說,灰霉病,又叫白斑葉枯病,低溫、高濕、光照不足是韭菜灰霉病發生蔓延的主要條件。溫度15~21℃,空氣相對濕度85%以上,病(bing)害易流行(xing)。發病(bing)后,病(bing)斑上新產生的(de)分生孢子借氣流、水流和雨水傳播,也能(neng)在農事操作(zuo)中通過接(jie)觸(chu)進(jin)行(xing)人為(wei)攜帶傳播。感病(bing)的(de)韭菜(cai)(cai)收割時(shi),分生孢子散落地面,新葉或傷口接(jie)觸(chu)時(shi)容易再(zai)侵染,造(zao)成連(lian)續危害。韭菜(cai)(cai)灰霉病(bing)的(de)防(fang)治策略為(wei)“以防(fang)為(wei)主(zhu),防(fang)治并舉,防(fang)重于治”。
農業防治
1、選擇抗病品種。韭菜品種間對灰霉病抗性差距大,注意選用高抗灰霉病的品種,如漢中冬韭,平韭2號,雪韭791等,淘汰抗性差的品種。
2、大棚栽培應降低棚內濕度,合理密植。密度過高,不利通風,發病重。深挖圍溝和棚側邊溝,降低地下水位。合理澆水,防止過量澆水,禁止澆水后馬上封棚保溫,有可能造成毀園。注意及時通風降濕。
3、增加光照。采用無滴新膜增加光照,如選用阻紫外線的薄膜效果會更佳。
4、健體防病栽培。適當提高夜溫(12℃以上),有(you)利于提高植株(zhu)抗病能(neng)力。增施鉀肥、微生(sheng)物肥,培育健壯植株(zhu)。
5、田園衛生。隨時清理病老葉、病株,并將其帶出棚外集中處理,減少病原基數。
6、適時收割。適當提早采收、減少采收次數,可以減輕病害發生。
藥劑防治
首先要堅持“早用藥,用準藥、少用藥”,韭菜收割后3~4天,待傷口愈合后,及時選擇速克靈,異菌脲,嘧霉胺等特效藥劑,按包裝說明進行噴霧防治,并注意加配有機硅助劑、橙皮精油助劑,隔7天1次,連續2~3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