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漸寒,又到了吃火鍋的季節。在天津市薊州區生產的紅薯粉條產品不斷走俏津京冀市場。
紅薯粉條和紅薯淀粉是薊州區特色食品,深受京津及周邊地區消費者的喜愛。特別是近年來,薊州區對于橋水庫進行保護,大量種植根系利于凈水的紅薯。但受限于生產工藝的制約,薊州粉條的生產一直局限于小作坊式,存在衛生條件差、產量低、產品質量沒有保障、產品附加值低等缺點,嚴重影響這一特色農產品做大做強。
依托全自動生產線,萬畝紅薯基地銷量有保障。“目前,企業在于橋水庫周邊建立近萬畝紅薯種植基地,與當地農戶成立了天津市瑞泰鑫紅薯種植專業合作社,將其中一半淀粉型紅薯專門制作紅薯粉。”天津環湖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張洪茹介紹,企業采用全自動生產線,克服了小作坊粉絲制作加入違規添加劑的一般制作流程,專利技術既保證了紅薯粉的口感,又保證了儲存時間。“目前,五千畝淀粉甘薯企業全部對農戶上門收購,保證庫區農戶收益。”張洪茹表示,生產線全開條件下,每天可加工500至600噸紅薯。該設備的投入使用可以減少人員使用量,降低生產成本,保證產品高質量,有效提高薊州紅薯種植戶的收入。
林單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