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入春以來,內蒙古自治區多地氣溫偏高,降水偏少。特別是春播關鍵時期,全區多地遭受連續高溫和大風天氣,部分地區出現了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高溫度,個別地區連續200多天無有效降雨,土壤墑情持續下降,中東部地區出現了較為嚴重的春旱,給春播工作造成了不利的影響。從5月初開始,農作物播種進度明顯偏慢。
針對持續發展的旱情,自治區政府和各地各級農牧業部門緊急行動,積極采取各種措施,千方百計抗旱保春播。一是及早部署強責任。春旱發生后,自治區黨委政府多次召開會議,部署安排抗旱保春播工作,對旱情較重地區開展工作督導和技術指導,推進抗旱措施落實。二是精準指導保質量。各級農牧業部門積極組織科技人員深入重旱地區、蹲在生產一線,開展技術指導,協調物資供應。結合耕地輪作、綠色高產高效創建等農業重點項目,引導農民壓減玉米等高耗水作物,改種耐旱的雜糧雜豆等作物,利用現有水源,實施抗旱坐水種、節水灌溉,適當推廣膜下滴灌、覆膜保墑等抗旱措施。目前,全區受旱較重地區完成抗旱坐水種、覆膜、無膜淺埋滴管、干埋等雨等抗旱播種面積1306萬畝。三是加大投入提能力。全區投入抗旱勞力38萬人,開動機電井13萬眼,泵站49座。各級抗旱服務隊維修改造機電井等抗旱設施4000多處,新打機電井500多眼。抗旱水源優先保證重點項目區、集中連片種植區、訂單種植區和糧食主產區,農業重點項目區內的機電井按照誰建設、誰維修,確保發揮抗旱作用。四是搶墑播種保進度。指導農民搶墑、搶時播種。同時,根據播種時間合理調整種植作物,做好晚田種植所需的種子、化肥等農用物資儲備,確保應播盡播。
近日,內蒙古自治區旱情較重地區出現大范圍降雨過程,旱情得到明顯緩解,但因前期部分地區旱情較重,此次降雨量級較小,局部仍存在土壤墑情較差,難以播種、出苗受阻等問題。對此,內蒙古農牧業廳緊急動員廣大群眾,充分調動農機大戶和農機服務組織設備,抓住這次大范圍降雨的有利時機,加快春播進度,力爭使全區農業災害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龍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