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貫徹落實全國春管春耕暨種植業結構調整工作視頻會議精神,全力做好春季重大病蟲害防控工作,3月1日,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在湖北省襄陽市召開了春季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現場會,動員和部署今年春季農作物病蟲害防控工作。
會議交流并分析了當前春季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發生情況與趨勢。隨著氣溫回升、降水增多,小麥、油菜等春季主要農作物病蟲害陸續進入發生盛期,截止2月底春季農作物病蟲發生面積7800多萬畝,其中,小麥條銹病目前已在湖北、河南等8個省(區、市)發生近251個縣,發生面積241萬畝。預計2017年小麥赤霉病在長江中下游和黃淮南部麥區偏重流行,穗期蚜蟲在華北和黃淮北部麥區可達大發生程度,條銹病在河南南部、鄂西北漢江兩岸、西北和西南局部麥區,白粉病和紋枯病在高產麥區偏重發生。油菜菌核病等在長江流域主產區偏重發生。
會議明確今年春季農作物重大病蟲主要防控目標是:確保小麥、油菜等春季作物重大病蟲不出現大面積危害成災。重點防控小麥赤霉病、條銹病、白粉病、葉銹病、紋枯病、蚜蟲、吸漿蟲、麥蜘蛛等“五病三蟲”,以及油菜菌核病、霜霉病和蚜蟲。努力提高專業化統防統治比例,高產創建示范片實現統防統治全覆蓋,并積極推廣小麥、油菜病蟲綠色防控技術,有效降低農藥使用量。
會議要求各地植保部門重點做好5項工作:一要加強組織領導。積極配合農業行政部門落實防控屬地責任,確保各項防控措施落實到位;二要準確監測預警。監測春季農作物重大病蟲,要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各地要根據病蟲情發生情況,及時加強監測力度,必要時加密監測網點,確保監測到位、預警及時。三要強化科技支撐。各地植保部門要及時發布重大病蟲監測預警信息,有計劃地組織專家深入基層,開展防治技術指導;加大綠色防控技術推廣力度,開展綠色防控技術示范推廣。四要加強物資籌備。加大春季農作物重大病蟲防控資金籌措力度,及早籌備防治物資,指導防治物資供應商采購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引導專業化統防統治組織采用綠色防控技術措施。五要加強農藥市場監管。貫徹落實全國農資打假專項行動電視電話會議精神,按照農業部、公安部等八部委的部署,嚴肅查處農藥違法生產、經營行為,確保農民使用“放心藥”。在春季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期間,加大農藥市場監管,強化農藥安全使用宣傳,做到防控藥品真、用藥靶標對、施藥時期準,確保農藥使用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