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安徽省太和縣150萬畝小麥已開始返青起身,相繼進入麥田管理的關鍵時期。連日來,該縣農技推廣研究員曹軍帶領農技人員到舊縣、雙浮、高廟等鄉鎮,實地查看小麥生長情況,分析小麥發黃原因,為春管麥田進行“義診”,為發黃的麥田提供補救措施,指導農民做好小麥春季田間管理。
太和縣是全國小麥生產“千斤縣”,常年小麥種植面積150萬畝,由于去年秋種雨水充沛,墑情充足,加之冬季氣溫較暖,當前全縣小麥苗情發育較好,一二類苗達89%以上,苗情好于上年同期。但同時存在部分旺長麥田群體偏大、部分早播偏春品種麥田脫肥較重和病蟲草害發生早并較重等問題,也給今后小麥正常生長帶來不同程度的潛在隱患。
為確保全縣夏糧再奪豐收,該縣印發了《太和縣2017年小麥春季田管技術》,進一步加大苗情監測力度,準確發布病蟲害發生動態。縣農業部門分級組織縣鄉兩級200多名農技人員,每人分包10至12戶種糧大戶,進村入戶、深入田間地頭強化技術指導,并印發農業技術明白紙10萬份,促進春季小麥正常生長發育,確保各項田管技術落實到位。 邱永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