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玉米制種收獲還有10天左右,這幾天,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四道灣子鎮吳家營子村村民程志剛每天都要到自家的制種田里看看。程志剛告訴筆者,他家有25畝玉米制種,按照每公斤6.6元的合同價計算,僅玉米制種一項收入可達5.6萬元。目前,該鎮5000畝玉米制種長勢良好,豐收在望。
近年來,敖漢旗堅持“優化布局、提高質量、創建品牌、實現三贏”的發展思路,按照“公司加基地、基地加農戶、訂單保效益”的產業化經營模式,采取政府引導、農民自愿、科教支撐、龍頭帶動的組織形式,把制種產業做為富民強旗的主導產業,著力提升制種產業質量和規模。積極探索建立了“企業+協會+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各鄉鎮發展制種的村都建立了玉米制種合作社,近90%的農戶成為合作社會員,在企業和農戶之間形成了“風險共擔、利益均沾”的產業化經營機制,初步實現了千變萬化的大市場與千家萬戶的小生產之間的有效對接。今年,全旗玉米制種種植面積達5000畝。據初步估測,平均畝產400公斤以上,今年全旗玉米雜交種產量可達200萬公斤,農戶制種總收入達1000萬元,對比以往種植普通玉米,農民增收600萬元。玉米制種成為敖漢旗農民增收的重要產業。
于洪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