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呂兵兵
5月17日下午,記者來到素有“中國花生之鄉”美譽的山東省莒南縣,在金勝糧油集團的花生種植基地里,該集團副總經理指著一片泛著新綠的花生田說:“這是集團建立的高油酸花生種植基地,今年引種了‘花育32號’‘花育951’等十幾個高油酸花生品種。這片基地一是搞種植試驗,選出適合本地種植的高油酸花生品種;二是做生產示范,帶動周邊農戶發展高油酸花生種植;三是延伸產業鏈條,為集團加工高油酸花生油提供放心原料。”
該縣國利花生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作國介紹,合作社自2011年就開始小范圍引種高油酸花生新品種,一開始產量上不去。后來,隨著一些優質品種的引進和配套生產技術的提升,高油酸花生產量逐漸有了保障,加上金勝糧油高出普通花生每斤1元的價格回收,合作社逐漸擴大了高油酸花生種植面積。“今年,咱合作社還跟金勝糧油簽了訂單,發展社員種了不少‘花育32號’。”王作國說。
山東省農科院花生所所長趙海軍介紹,油酸和亞油酸是花生脂肪酸中含量較多的兩種主要脂肪酸,二者的總和占花生脂肪酸總量的80%左右,且兩者含量呈極顯著負相關,即油酸含量越高亞油酸含量越低。普通花生中的油酸和亞油酸含量相近,而高油酸花生油酸含量占脂肪酸總量的70%以上。一般來說,普通花生及制品儲藏半年以上,就會出現味道變異,而高油酸花生不僅營養價值更高,而且不易變異,產品貨架期是普通花生的2倍以上。同時,高油酸花生榨出的花生油,其油酸含量與有“液體黃金”美譽的橄欖油相近,脂肪營養價值與橄欖油相似,可以稱得上高端花生油,其影響價值和市場價格要比普通花生油高得多。
以前,高油酸花生雖然品質高,但產量較低,影響了農民種植意愿。近年來,我國不少科研單位通過雜交手段選育出了一批品質和產量俱佳的高油酸花生新品種,破解了這一難題。以山東省農科院花生所選育的“花育32號”為例,據該所科研人員焦坤介紹,該品種油酸含量高達77.8%,并在區域試驗中,兩年平均畝產莢果273.9公斤、籽仁196.5公斤,產量超出很多普通花生品種。目前,該品種在山東、河南、河北等省累計推廣面積已近千萬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