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寧夏回族自治區農林科學院獲悉,科研人員針對中南部六盤山山區干旱少雨,阻礙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瓶頸問題,經過多年研究試驗,系統總結制定出旱地抗旱節水一膜多用的高效輪作作物栽培系列標準,針對第一茬西瓜、第二茬玉米、第三茬向日葵的三項旱作節水栽培技術目前已頒布實施。
據介紹,科研人員將新技術在六盤山區甘城、同心縣梨花嘴、窖坑子等地進行試驗示范,西瓜增產20%以上,玉米增產13%~15%,向日葵增產10%以上。今年6~7月與同期相比降雨量偏少的情況下,該項技術種植的西瓜表現抗旱,瓜蔓生長旺盛,莖嫩葉綠,西瓜量多個大品質好,要比當地農民自己種的明顯長勢好。
科研人員認為,技術規程中地膜三用較兩用不僅延長了使用年限,還降低了生產成本,減少了能源消耗,實現了綠色低碳增產增收高效農業。在國內干旱缺水同類型地區應用前景廣闊。 本報記者張國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