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民日報 》( 2015年06月03日 07 版)
近期番茄葉霉病發生較為普遍,雖然總體偏輕發生,多數棚室尚處于防病初期。因此,廣大菜農朋友要注意加強防范,及時防控。
發病癥狀番茄葉霉病俗稱“黑毛病”,主要危害葉片,多從中下部葉片開始危害。發病初期,葉片正面出現邊緣不清晰的橢圓形或不規則形淡黃色病斑,葉片背面出現白色病斑,隨后葉片背面的病斑上長出乳黃色或黑褐色的絨狀霉層,但常見于葉片背面的病斑。一般條件下,發病棚室病株率最高可達80%;在適合條件下,植株可100%發病,病情嚴重時造成葉片干枯,大幅度減產。番茄葉霉病病菌喜溫暖高濕的環境,溫度20℃~25℃,相對濕度90%以上有利于該病發生及蔓延。發病高峰多出現在有涼轉暖或有暖轉涼的季節,且易發病的生育期為番茄坐果期。
防治措施合理調控溫濕度,加強肥水管理,創造適宜番茄生長且不利于病害發生發展的小氣候環境。密切關注天氣變化,選擇晴天上午澆水,避免澆水后遇陰雨天,發病后適當控制澆水;進行配方施肥,適當增施磷、鉀肥,增強植株抗病性。
及時整枝打杈和摘除病葉。摘去老葉以利于田間通風透光;及時摘除病葉,并攜至棚外妥善處理,以減少菌源,防止傳播。周長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