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5年,中國農業領域的變革大劇繼續上演。
1月10日,新型觀光農業開發特訓營在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如期舉行。農場主們圍繞觀光農業發展模式激烈討論,種子企業的加入成為本次特訓的一大亮點。
種子企業辦農場?這在種子行業里不是新聞了。公司將自有的科研基地稍作調整,即可變為“育種+展示”型農場,也有公司將產業鏈向下游延伸,建成“育種+展示+農產品銷售”型農場,把種植的農產品及加工產品送入消費市場。南寧市桂福園農業有限公司將業務從育種向農產品延伸,推出了滿足高端消費者的有機米、養生油和有機茶。而廣東省良種引進服務公司也通過基地種植,將公司優質、特色的蔬菜品種送上消費者的餐桌。
濟南沃爾富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景春現場交流
新型觀光農業開發特訓營學員在南方報社合影留念
此次參會的濟南沃爾富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稱“沃爾富斯”)總經理吳景春,對種子企業的農場有了更多理解。
番茄種子是沃爾富斯的拳頭產品,種出的番茄價格高于市場同類產品。雖然處于市場優勢地位,但番茄行業存在的問題也讓吳景春困擾。在他看來,現在番茄育種走入一個誤區,“不論是紅果、粉果,品種都向著抗病、高硬度方向發展,而沒有著眼于品質,失去了原來的味道。”吳景春認為番茄品種應該得到回歸。
“消費者是核心,誰獲得消費者的認可,誰就擁有市場。”兩三年前開始,他便琢磨辦個自己的農場,向消費者直接銷售終端產品,同時了解他們的需求。公司現在有100畝的科研基地,他想在原有基地以外,新建一個500畝左右的農場,重點打造“展示+觀光”模式。在這里,客人既可以品嘗、觀摩,也可以學習番茄的烹飪方法,做DIY番茄。
對吳景春而言,辦農場的難點在于觀光旅游的創新,而資金方面,將通過“政府支持+上市募集資金+公司投入”獲得。
過去,沃爾富斯在銷售種子時曾經跨過經銷商,直接走進基地、合作社;如今,沃爾富斯希望越過收購商,把最好的品種以農產品的形式直接送達消費終端,將產業鏈損耗進一步降低。
短評:可以這樣理解“產業鏈”:這根鏈條握在別人手里,任何一個環節都可能制約你的發展,而握在自己手中,將使產品高效、準確、可控地走向市場終端。同時,終端市場對產品最直接的、真實的反饋對企業也具有極大吸引力。













